11月5日至6日,我有幸参加了水文局新闻宣传业务培训班。
此次培训课程安排紧凑,实用性强。人民长江报社副社长胡志刚结合案例从如何发现新闻线索、写作体会以及如何提高投稿命中率做了详实的讲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谢育堂精心讲解了摄影基础、构图和用光知识,展出了他的摄影作品供大家欣赏学习;水文局机关党委副处长周明、网信中心网络科科长王立海分别就宣传工作有关规定、注意事项以及水文网布局与稿件发布常见问题等方面做了精彩的授课。下面我粗浅谈谈三点收获:
新闻写作离不开素材的收集和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详实的资料和信息,我们的写作就会空洞无物,缺乏生命力。为了积累素材,发现身边的新闻,要多走、多听、多看、多问、多想,加强与相关部门、上级领导、业务科室、基层职工的沟通与联系,搜集来自各方面线索、信息。如在授课中提到的一个例子:一位记者跟委防办专家在电梯里聊天,在聊天中得知一个重要讯息:“主汛期没有滔滔洪水,反倒到处喊渴,旱成一片,一般久旱最容易出现久雨”。如果一般人听到这些,也只当是一件反常事,听听罢了,但身为记者,他却敏锐地意识到其间蕴含的新闻价值,赶快搜集资料,采访委防办和水文局的专家,最后撰写了《长江主汛期出现罕见枯水专家提醒:久旱必防久雨》,获得广泛认可;在日常的宣传工作中,我体会较深还有会议报道,此类报道最频繁,也最难写出亮点,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听会”也是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一些重要的工作部署会、经验交流会,往往是“信息超市”,蕴藏着丰富的新闻素材,要做到“钻进去”和“跳出来”,即:首先要充分地、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会议,在会前接触主办单位,摸清会议的宗旨和议程,如:为什么要开这个会,希望讨论和解决些什么问题等等,尽可能地获得会议材料,理出新闻线索,确定报道方案;其次,在会议过程中,不漏掉每一个有意义的细节,尤其是要留心讲话者的现场发挥和补充说明;会后,对于会上有不甚了解的问题,或者新的新闻线索,及时找人了解或进行深入采访。我想这三方面做好了,动笔时就不愁没米下锅了。
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同一新闻题材往往被多家媒体共享,要想写出与众不同的新闻,还必须在“新”上下工夫。例如: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各大社会媒体第一时间着眼的都是地震强度有多大、影响人数有多少,而人民长江报社结合行业特点,另辟蹊径,从地震对三峡大坝有无影响的角度,采写了《科学设计确保三峡大坝无恙》一文,科学地分析了当地震波传递到三峡库区时,烈度仅为4度,而三峡工程设计防震烈度为7度,没有对三峡大坝造成任何影响。由于报道的角度新颖,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结合实际,让我联想起外业报道,常规角度通常是从单位如何前期筹备、测量中外业人员如何发扬吃苦精神等角度撰稿,而长江口局的一些外业报道从抓细节,谈感受入手,让人读后耳目一新,倍感亲切。如:《再访水文长江口局战高温的一线职工》、《长江口局珠海测量小记》、《责任——长江口北槽水文测验一个老水文工作者的心声》等佳作,这些报道除了作者过硬的文字功底外,选择的角度也都恰到好处,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值得我们借鉴。
当前,网络媒体发展迅速,新闻宣传工作面临更加多样复杂的新任务。俗话说,有图有真相。文笔好、有新闻性不再是一篇好新闻的全部,新闻摄影技巧和图片处理也变得重要起来。在这次培训中摄影专家谢育堂用自己几十年的摄影经历和技巧给我们上一堂大开眼界的摄影课。跟随谢老师的课程,我也在课堂上边学习边实践,弥补了一些知识空白,如:在不同场合、不同光线下,如何处理好光圈、快门、ISO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动态、静止物体中选择正确的对焦模式,在全手动模式下如何使用曝光补偿;在构图方面,黄金分割、对角线、S型等构图方式在我今后的摄影中将大有裨益。练就一定的摄影水平是拍好照片的前提与基础,其次,我认为更要培养自己抓拍镜头的敏锐意识,领导检查、工作场景…有些珍贵画面转瞬即逝,一定要提前谋划好,策划好,选好角度、构图,用镜头定格张张好画面。
短短的两天培训,意犹未尽,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宣传工作中,我会时刻谨记授课老师的教诲,多写,多练,多学习,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报道。一个人的声音微不足道,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一个人的知识面很有限,一个人的语气也不一定适合所有大众的口味,我想如果每一个专兼职通讯员人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多样形式,多途径多渠道广泛地宣传我们长江水文,那么就会形成一股洪亮的声音,唱响长江水文发展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