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中,口述形式的采访实录,立体的画面感,让我身临其境于习总书记青年时期的那段岁月里,感受到习总书记在青年时代所彰显的领袖魅力,对他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书中的许多故事令我感动,让我的思想得到洗礼,建立起了关于困难、行动、理想的新认识。
关于困难。从书中可以看出,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在面对困难时没有沉溺于困境,而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成功克服了“四大关”,适应了陕北高原山沟里的生活。他以坚定地毅力承受着“黑帮子弟”的帽子,前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而后,执着的追求,艰苦的磨练,群众的信服,终于让他实现了入党的愿望,还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回忆:“离开京城到陕北,最初感到很孤独,而且年龄又小,因此没有长期待下去的观念,别的知青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后来受到姨姨、姨夫的教育,很快融入了陕北农村新的环境,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几年中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成了村里的壮劳力和种地的好把式。” 巴尔扎克曾说:“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青年时代的习近平把一个个难关当成了一次次成长进步的阶梯,把困难踩在脚下,最终让困难成为磨练自己的磨刀石。
之前我对困难的理解是面对困难要积极思考解决办法,不要逃避困难,读了本书后让我对困难有了新的理解,除了不逃避,还要抓住困难,利用困难。困难是个人成长的源泉和动力。困难挫折就像压在我们身上的“泥沙”。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将它抖落掉,然后站上去,“泥沙”就变成了成功道路上的垫脚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相信有了对困难新的认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并把困难当作成长的机会。
关于行动。书中写到“近平也是一个非常有主心骨的人。他有了想法,有了思路,就一定要仔细研究,一定要把事情做好,后来他当了梁家河的村支书,带领大家建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缝纫社。”从中可以看出,青年时期的总书记就是一位实干家,并且有目标,有方法,有行动。书中写到1974年1月8日《人民日报》介绍了四川推广沼气的报道后,引起习近平的关注和兴趣。他产生了到四川学习办沼气,解决当地缺煤缺碳问题的想法。习近平将这个想法积极与他人沟通,得到大家的积极配合,从外出学习到回到村里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实践,他带领村民建设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
我们经常说工作中要有想法,但如果不落实到行动上,那么就毫无意义。本书给我带来的启示是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是“知”,“知”就是个人的社会实践和体验,“知”透了、“知”明白了,才能知道该怎么做,要做到什么程度,怎么做才能达到目标。平时工作中我们要以习总书记为榜样,有了想法后主动思考落实行动的方法,大胆与他人交流,做一个有目标、有方法、有行动的人。
关于理想。习近平在七年的知青岁月里并没有沉溺在困境中,而是努力完成思想的升华,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那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后面的许多人生的决定都与这个理想信念分不开。书中写到1975年大学招生,习近平填报志愿的时候,三个志愿填的都是清华大学,但谁也不敢打包票一定能上,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何冒这么大的风险,但他认为即使上不了大学在农村继续干下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在上大学期间他明确表示,不准备做和化工专业相关的技术性工作,还是要进入政界,完成在陕北农村立下的志向,做一些更能影响老百姓命运的大事情。随后习近平担任耿飚秘书后又要求到基层工作,大家挽留他,他说:“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虽然从政的道路未来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性,但习近平没有丝毫的犹豫,因为不管前景如何,在基层为群众做实事的权利总是不会被剥夺的。这些都显示了习近平在人生道路抉择和自我设计上的不同常人之处,我想这应该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让人在朝着正确理想前进的过程中可以无所畏惧。他后来说:“15岁时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的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理想信念也不例外,在克服困难和落实行动中成长起来的理想信念才能赋予自身强大的力量,才能始终不被动摇,不忘初心。在成长的道路上,困难像一把磨刀石,行动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剑,理想信念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作为年轻的水文工作者就应该脚踏实地,敢于做先锋,珍惜一切锻炼自己的机会,把每一次困难当做提升自己的挑战,不断坚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勇敢的去追求崇高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