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水文

【青说水文】扎根水文沃土 以科技赋能江河

来源:尚水数能公司 时间:2025-09-22 作者:邱钰淳 编辑:杨丹

编者按:近日,2025年10名新入职的职上岗已逾一个月,经历着人生新旅程的淬炼,他们也在悄悄发生着蜕变。从今日起,将陆续推出2025年度“青说水文”,走进新青年、倾听新水文人的内心世界……


2025年7月20日,我怀着憧憬与敬畏,加入了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这个大家庭,作为综合事业中心派驻至尚水数能公司的一名研发人员,开启了职业生涯的新篇章。转眼已近两月,从初入职场的懵懂,到如今能独立承担部分技术任务,这段时光既充实又深刻。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新人,我也深切体会到:唯有深入现场、扎根业务,技术才能真正服务于水文事业。

入职以来,我有幸多次前往镇江等地参与外业实操,亲身经历了ADCP、RTU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站在浮标船之上,迎着江风浪潮,我深刻体会到水文外业的艰辛与严谨。现场环境的变幻莫测,使我更加意识到安全规范与团队协作的至关重要性,也更加理解每一组水文数据的来之不易。正是这些“湿透衣衫、紧握栏杆”的宝贵时刻,让我真正明白了数据的源头和系统的建设意义。纸上得来终觉浅,唯有亲历方知深。现场的每一滴汗水,都在为后端的数据解析和系统开发注入鲜活的灵魂。

在技术层面,我逐步承担了ADCP数据解析脚本的编写、RTU服务的部署、数据库双发机制的搭建、Web展示页面的开发与优化等多项任务,并参与了安徽水文项目的标书撰写工作。尽管“啥都干”,但每项任务都促使我迅速成长。在此,特别感谢综合事业中心肖仲凯主任的统筹指导,以及信息技术部宋世柱部长在具体工作中的悉心指点。尤为令我敬佩的是退休返聘的蒋主任——他虽已花甲之年,却依然坚守一线,手把手教导我们调试设备、核对数据,那份热忱与严谨,深深感染着我,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技术可以不断迭代,但精神必须传承。

此外,以白一冰、吴逸飞同志为代表的身边党员同事们,他们的担当与奉献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他们冲锋在前、默默耕耘的身影,让我对党组织充满了向往。我愿以他们为榜样,不仅在技术上不断精进,更在思想上积极靠拢,争取早日成为党组织的一员,为水文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生,我一直在思索如何将AI技术有效融入水文实践。无论是数据整编、异常识别,还是智能预测,这些应用场景都亟待技术赋能。我深信,在深入理解业务的基础上,AI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提升效率、保障精度的有力工具。未来,我愿成为“桥梁”,连接前沿科技与传统水文,让科技创新真正服务于长江的安澜。

下游局历经七十载风雨兼程,守护长江安澜;作为新一代的我们,理当以敬畏之心接棒,凭借专业实力勇于创新。未来的道路依旧漫长,我将继续满怀学习热情,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在水文现代化的事业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