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水文

【部门一把手谈安全】以责任为基 以创新为翼 构建新时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来源:行政办公室 时间:2025-06-27 作者:张佳 编辑:杨丹

作为下游局行政办公室的部门负责人,我深刻认识到安全是水文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下游局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推进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提质增效,着力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坚决杜绝了各类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全力保障了长江下游水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以下,我将结合工作实际,从三个方面分享实践与思考。

一、必须深刻把握安全发展新要求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要求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调“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三个必须”原则。《水利部关于强化新阶段水利安全风险管控的指导意见》(水安监〔2023〕12号)中也明确提出了“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要求。行政办公室作为单位总管安全的责任部门,一是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每季度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带领全局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学习成果运用到指导水利安全生产实践。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始终将安全生产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和“一岗双责”责任,细化并完善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范围和履责要求,并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严格执行安全奖惩制度,确保奖惩分明,有奖有罚。持续推动隐患排查奖励工作,不断激发全体人员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建立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长效体系,从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安全的根基在于落实。为了加强全过程的安全控制,特别关注风险源的动态识别与管理、应急预案的完善等关键环节,我们持续完善租赁车辆、船舶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安全管理,认真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及时跟进,加强监管。同时完善安全生产的综合预案、专项预案以及现场处置方案,确保安全防控措施得到落实,并有计划地组织培训与演练,全面提升应急处理和突发事件应对的能力。

二、必须利用数智驱动水利安全监管升级

目前,我们通过“三步走”策略加强风险管控,首先聚焦水文监测、野外作业、实验室管理等关键风险点,构建了“辨识-评估-管控-预警”的闭环管理机制。其次每年开展全面的风险普查,并通过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对风险进行分级管理,确保识别出相关的重大风险。此外,我们还建立了隐患数据库,并实施了“隐患销号制”,通过细化了风险管控单元,深入了解事故的演变规律,并研究制定了风险辨识、处置和验收的标准。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正着力推动管理手段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构建长江下游智慧水利安全监督平台,希望通过“安全监管+信息化”深度融合,将数智化工具深度嵌入“六项机制”运作全流程,实现常态化监管与规范化管理双提升。基于“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四维协同理念,依托“六项机制”方法论与数字孪生技术优势,构建起覆盖风险识别、预警、处置、验收的全周期防控体系,推动安全监管模式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质变,为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提供智能化支撑。

三、必须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重点工作

行政办公室作为单位综合性管理部门,必须统筹抓好财务安全、基建安全、保密安全、行政安全及廉政安全“五大安全”工作。在财务安全管理方面,我们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控体系:一是资金安全管理,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并且严格区分制单盾、复核盾和管理盾,由不同人员保管,杜绝权限集中。二是数据安全防护。采用实名制登录机制,并建立双备份机制,确保云端和本地服务器数据安全。三是流程制度约束,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定期组织内部纪检审计部门开展自查,“三重一大”事项严格按照单位相关制度办法履行决策程序执行,合同管理等严格执行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在保密安全方面,我们积极开展年度保密轮训,建立涉密人员“上岗审查-在岗监管-离岗审计”管理链条。在基建安全方面,我们严格贯彻水利部工作要求,在采购审批、费用报销等关键风险环节设立专项监控机制,同时强化基建项目全流程现场安全监管力度,切实防范廉政风险,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在行政安全方面,我们编制了《下游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将安全规范融入日常流程。2024年,专门修订了12条实验室安全规程,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的管理。在廉政安全方面,我们立体化构建“日常审计+专项巡查+群众监督”三位一体监督体系,积极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全方位织密风险防控网络。

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行政办公室将继续履职尽责,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局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