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水文

【青说水文】告别懵懂再出发

来源:南京分局 时间:2024-09-06 作者:孙荣琪 编辑:杨丹

编者按:近日,2024年12名新入职的职上岗已逾半月,经历着人生新旅程的淬炼,他们也在悄悄发生着蜕变。从今日起,将陆续推出“青说水文”,走进新青年、倾听新水文人的内心世界……


转眼,入职培训已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我也在大通水文站工作一月有余。在这期间,我从一个非本专业的懵懂大学生变成了对水文工作略知一二的初级工作者。

依稀记得刚到站时,第一次见到我们龚站长,个子很高但是皮肤黝黑。我就猜想我们的工作可能比想象当中更艰苦一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龚站长和其他同事带着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站上的仪器设备,包括水位尺、翻斗式雨量计、蒸发观测平台等等,虽然大部分仪器已经采用了现代化测量和报汛,但是作为水文人来说,掌握这些基础设备的使用方法也为我们的报汛工作增加了一把安全锁。

熟悉了“地面设备”之后,我们也逐步接触到我们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部分——长江干流的水文测量。其中包括对长江的水温、水位、流速以及泥沙含量等一系列数据的监测。我第一次登船测量取输沙时,那天太阳很大,穿着救生衣站在船头用横式采样器取样。虽然只有一条断面,但是那天也取了快两个小时,汗水也浸湿了衣裳。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站上的领导和同事皮肤都比较黝黑了。

随后,我们提着取来的水样来到实验室,这里的环境十分干净整洁。各种仪器规整的摆放在试验台上。操作时必须戴好手套,每个步骤规范操作,这比我读研时的试验操作更为规范和精准。这也让我对水文工作者的敬业精神感到钦佩。

后来,迎来了我们第一个横向项目,我们坐车来到了安庆附近,开始对长江多个断面进行泥沙取样。那几天好像是这个夏天最热的几天,太阳晒在身上都有些刺疼。整个南京分局的人都投入到了这个项目,取样、测流、跑水准等,大家分工合作。在工作完一天后,领导还会在酒店处理今天的数据,为第二天测流取样提供地形支撑。那几天让我更加熟悉了我们的工作内容,以及向老师傅们学习到了许多经验。也为我日后的工作开展打好了基础。

以前只知道水旱灾害防御这个概念,并不知道具体如何。现在工作一月有余,也清楚了我们水文人身上背负的重担。在汛期高频次的测流取样,实时精准监测,这些都是为防汛抗旱提供重要支撑。虽然在工作中风吹日晒,但是想到能够为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做出贡献,也不免心生自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