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水文

【青说水文】跃入人海,做一朵奔涌的浪花

来源:水环境监测分析室 时间:2024-08-27 作者:胡官毅 编辑:杨丹

编者按:近日,2024年12名新入职的职上岗已逾半月,经历着人生新旅程的淬炼,他们也在悄悄发生着蜕变。从今日起,将陆续推出“青说水文”,走进新青年、倾听新水文人的内心世界……


站在家中镜子前,我仔细看着镜中这个熟悉而又有一丝陌生气质的自己。今天是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45天,并不是什么特殊的纪念日,只是平平淡淡的无数日月中的某一个秋天。镜子里的人并不像我曾经设想得那般沉稳内敛,却也很难从他身上捕捉到曾经的飞扬。都说时光如星奔川骛,出神之间,过往无影无踪,从学校到工作单位之间短短十里的梧桐路,便是我十九年学生生涯的剪影。

我的思绪不断回溯,想起那个渐渐模糊了身影的少年。我想起我离开家乡去千里之外求学,脑海中满是憧憬的大学生活;我想起了在校园中那些激昂又美好的岁月,和同学在球场挥洒汗水,在山顶露营观星;我想起我在图书馆中勤奋的脚步,想起曾经在夜深人静的实验室里,我独自一人守在流动注射分析仪旁边检测氨氮,思考着未来的方向。如今毕业参加工作,我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真正的水文人,利用我所学的知识在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在身份的急速转变下,我深知自己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未来还要不断学习,踏实工作。

青春似乎很短,如朝露溘至;青春却又很长,让我们在其中反复迷失,反复开解。初到工作岗位上,我每天跟着前辈老师们从最基本的工作开始做起,并在工作中学习进步:整理样品、配制试剂、使用分析仪器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并制成结果报告,这些工作并不算是十分复杂,但却都是“细致活”,若是实验当中一个小失误导致出现问题,那整个实验便会前功尽弃。每次做实验,周林桢与陈晓两位“老师”便会耐心教我实验步骤,并指出我操作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最开始做实验时我难免有些生疏紧张,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学习和实操,我已经逐渐熟悉实验中的每一个环节,并可以独自完成一些水质指标的分析工作。每一次完成任务,我对自身的认同感又会加强几分,也从心底接受了自己身份的变化,开始主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泥沙分析工作有时非常辛苦,需要实验人员在堆满腥臭泥沙样品的房间里完成过筛和称重,一待就是一整天。周老师作为科室中资历最老的前辈,还会亲自去做这种又脏又累的工作,这令我十分钦佩。有一次我在帮她处理泥样,她将她的工作笔记本递给我让我做好相应的记录。她的小本子中记载了每一次实验中的过程数据,以及一些平常容易忽略的小细节,这让我明白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品质是细心和负责:做事细心,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自己的分析结果负责。也许正是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使得她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亲自动手分析泥沙。科室里的其他同事亦是如此:每次待测样品送来,所有人便各就各位,对自己所负责的检测指标开始分析,从这一刻开始,大家便都忙碌在各自的实验中,除了每天吃午饭的时候大伙会见个面,其他时间都看不见彼此的身影。水样的保质期很短,但大家总能按时并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在漫长的岁月里与样品和数据相伴。这样的水文人还有很多,他们一天又一天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做着这些基础且重复的工作,事无巨细毫不懈怠,为国家水利事业提供基础数据,而我亦将是其中之一。

时常会想起母校校歌中的那句“横流浩劫永断绝”,想起人们“海晏河清”“天下安澜”的美好夙愿。每当我望着滔滔江水奔流而下时,我便深深感受到自己身居天地之间是如此渺小,而任何一份伟大的事业背后都有无数人的奋斗与坚持。我愿在未来的日子里艰苦奋斗,不忘初心,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善学乐思,锐意进取,在人潮人海中,做一朵奔涌的浪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