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2024年12名新入职的职上岗已逾半月,经历着人生新旅程的淬炼,他们也在悄悄发生着蜕变。从今日起,将陆续推出“青说水文”,走进新青年、倾听新水文人的内心世界……
万里长江奔流不息。自小生长在长江边,难忘横渡长江大桥的震撼,心怀饮用长江水的感激。今年7月,我有幸加入长江委水文下游局,成为网络信息中心的一员,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
长江水文是一个大有作为的舞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岗前培训,令人难忘的实地参观,水文局以及下游局领导的教诲,到最后回到所属部门进行学习工作,仅仅短短的一个月,我便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胆大心细”,是部门主任提出的要求。在网络信息中心,不仅需要负责网络维护保障,还需要承担日常报汛工作,作为水文数据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验、传输、存储备份,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如何做到遵循流域水文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精心监测、准确预报、深化分析,离不开点点滴滴的积累学习。下游诸多测站、不同设备型号,各种水文要素数据的收集,事项繁杂、专业性强,同时要求熟练程度与专业素养,对于非科班出身的我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而领导前辈的指导事无巨细、以身作则,让我每天的学习都收获颇丰,从密密麻麻的笔记中切实感受到了自身的成长,从谨慎的实操中获得了成就感。
同样,在局属公司的实习也让我受益匪浅。从简单的订餐、用车小程序,到数字孪生可视化,信息化工作贯穿水文工作的方方面面,而这一切离不开背后程序员们的开发调试维护。接触陌生的语言、框架,实现简单页面的搭建,亲身加入办公软件的开发测试,学习源代码的运行逻辑,这样的过程加深了我对工作的理解。
推动建设长江经济带、保障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水文工作当先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水文工作同样存在诸多挑战。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水文人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紧随时代步伐,赋能产业、革新社会,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毕业于物联网专业,水文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而在新时代水利数字孪生的建设中,离不开传感网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水文工作中淬炼本领、拼搏奋斗,实现人生价值,我感到十分荣幸与责任重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是国家水安全保障的基础支撑。社会身份的转变,让我更深的认识到青春与使命同行,奋进与荣光相伴。服务社会是长江水文人的宗旨。加入这样光荣的群体,我必将坚定理想信念,找准自身定位,练就过硬本领,逐浪前行,认真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十六字”治水思路,接好水文事业的接力棒,为建设安澜长江、绿色长江、和谐长江、美丽长江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奋斗奏响长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