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水文

【中国水利报】打好应对寒潮“主动仗”

来源:党群办公室 时间:2024-02-01 作者:朱汉华、杨丹 编辑:杨丹

中国水利报 打好应对寒潮“主动仗”.jpg

九江水文站设立于1904年1月,隶属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九江分局,是长江中下游分解过渡区、鄱阳湖汇入长江前的重要控制站。

1月中下旬,突发的寒潮席卷江西,九江的气温如“电梯直降”,打得大家一个措手不及。面对寒潮,长江中游尾闾守护者——长江委水文下游局九江分局九江水文站全体职工临危不乱,多手准备,积极应战,各项工作开展有条不紊。

安全有序开展测验

严寒下的清晨,在大部分人缩着脚不愿出门的时候,隐藏在九江市滨江路上一座三层黄色小楼“背后”的趸船上却是一番热火朝天景象:九江站副站长陈亚正带领船员们检查水位观测道路、趸船斜坡道上铺设的滑草垫和牵引绳是否牢靠。“寒潮天气最容易结冰,我们必须打好前站!”陈亚介绍,最近他们时刻关注天气预警,提前在易结冰易滑的坡道上铺了稻草,防止测验人员出现意外,确保测验工作能够安全有序开展。

与其它测站测验方式不同,九江站早在2004年便采用站队结合水文巡测工作模式,每次测验完九江站后,还需一路行船至下游的湖口站及八里江站进行测验,通过收集三站的巡测资料,可以相互验证,为江湖汇流水情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水文巡测,对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寒潮常伴大风,三站巡测又离不开测船,若出现大风,江面浪涌,测船动不了,测验很难开展。为确保测验成果不受影响,九江站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提前谋划,紧抓风微浪小的间隙,及时出击。

有时为了抓住时机,大风期间,天还没亮,测验人员就在船上等待,没地方买早餐,就提前买好面包凑合一下。在船上等待的时间,就研究水情及天气变化,探讨下次测验时机。为了能顺利出航测验,测验人员有时会等上大半天,但只要顺利巡测完各测站,返航途中的寒风也挡不住大家的热情,反而一扫等待的阴霾。

维护调试测流仪器

严寒又值低水期,正是验证低温时期监测系统稳定性的好时机。

“红线插入1号口,绿线插在2号口。线插对了,信号才能连通。”在温度直逼零下十几度的江面上,尽管手脚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拿着电线的手也一直抖的不行,但职工们也没有停下手中的活,他们要抢抓测验过程时机,做好在线测流仪器的维护调试工作。

“泥沙在线监测和流量在线监测是我们单位近年一直在极力研究的信息化成果,结合水文多要素平台建设,可以向水文全要素自动化推进。”九江分局副局长刘汉伟介绍,这次寒潮正好验证下低温时期监测系统的稳定性。

当看到手机APP里的数据呈现绿色时,代表仪器正常稳定工作后,职工们才赶紧把早已冻冰的手揣进口袋里。除此之外,针对水位自记仪器及管道有结冰冻结危险,九江站职工们还全力做好对测站的仪器检查,保障各仪器管路畅通和正常运行,确保报汛不受影响。

目前,九江水文站新一年的水准测量工作已经开展,汛前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全力为2024年的防汛测报打好基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