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水文

【回眸展望 砥砺前行】拼搏进取 开拓创新 促进河道勘测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下游局 时间:2022-01-28 作者:河勘中心 编辑:刘丰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在面对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下,河道勘测中心全体职工迎难而上,精心开展长江中下游河道长程水道地形测量、长江下游固定断面观测、险工护岸测报,及后三峡水文勘测等四大河道勘测项目,并积极组织完成各项横向项目,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高达100余个,同时河勘中心积极参与河湖生态治理、水平衡测试工作等。下游局河道勘测中心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已成为一支技术过硬、敢打硬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秀队伍。

水文排头兵,勘测当先锋。测绘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测绘的工作一般都在田野、荒山、河塘等地,与泥巴、荆棘、杂草、蚊虫、苍蝇打交道,艰苦恶劣的环境恐怕常人难以想象:身背三角架,手拎仪器箱,每天起早贪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晚上记录复核到深夜。但是队员们没有在困难面前倒下,以爱岗敬业、不畏困难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河道勘测中心职工的风采。在固定断面测量中,很多断面都有长距离的嫩滩,测量人员不仅要保证数据的精准,还要力求安全的情况下,克服嫩滩测量困难行进,有时候一步下去就淤到膝盖,只能像拔萝卜一样慢慢迂回,经常几十米的距离,却是近在眼前远在天边,一个断面下来,经常淤泥挂满身,黏糊糊,散发着河底腐烂的味道,但是却得到了珍贵的测量数据。白天测完,晚上马上进行内业整理校核,每日测每日结,有问题发现早处理,大家分工明确,各尽所责,是我们长江水文测量人员的职业操守。

image001_副本.jpg

测量陡坎

image003_副本.jpg

安徽水阳江铁路桥深夜应急抢险测量

目前河道勘测中心还是以传统测量为主,市场份额有限,竞争愈加激烈。在目前既有的劳动力聚集生产模式下,在各种成本逐年增加的大环境下,不断的销蚀本已单薄的利润空间,转型现有的生产模式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业务流程管理,从而增加利润空间,缩短项目工期,增强人员流转利用率,提高队伍单位产值。比如:利用倾斜摄影技术、移动测量技术、无人机等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生产模式的转型,这是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同时伴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在逐步得到落实,河道测绘事业同样也是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专职野外型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从长期看将会逐步减少,传统测绘学科的相关知识结构和建设重点也必将有所调整,河道勘测中心也必须做出改变,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过去的2021年里,河道勘测中心已经结合生产项目积极将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一线中去,在杭州湾、册镇海底管道监测等项目中,加强对多波束和浅地层剖面仪及侧扫声呐等先进仪器的应用,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在长程水道地形、险工护岸等项目中,运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进行陆上地形测量,运用多波束进行水下数据采集,通过与传统实测数据对比,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及多波束测深技术在地形测量中不仅达到了测量精度要求,还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生产效率有了质的提升。河道勘测中心以开发无人机航测应用为重点,全年共飞行600多航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并发表多篇相关获奖论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image005.jpg

采用机载激光雷达无人机进行长程水道地形测量

在今后工作中,河道勘测中心将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多波束等方面进行突破创新,初步具备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立体模型的能力。特别是要配合单位做好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工程,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这是我们发展的重要方向。数字孪生就是把实体物用数字化表达,可计算、可分析、可优化,反过来指导实体物的运用和管理,使得生产效率、运维效率更高,水利工程建设也更可靠,这是智慧水文、智慧水利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未来必然的选择。目前以凌塘水库实景重现技术研究项目作为突破口,配合单位做好数字孪生平台开发、工程安全监测、三维实景测绘建模等方面。

image007_副本.jpg

河道勘测中心自建集群进行凌塘水库三维建模计算

展望2022年,河道勘测中心将全面完成河道基本资料收集、横向创收项目,并协助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制度执行力度,深入推进部门党建、精神文明、单位文化建设工作。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巩固水利部“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成果,坚持对标对表,遵循长江委新时期发展战略,认清当前形势,加强工作谋划,统筹发展。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部门创新工作室不断向前发展,实现创新与生产良性循环,找到前进的新动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