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之际,长江委表彰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水文局8名共产党员榜上有名。他们都是普通的人,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他们时刻牢记着党的宗旨,于平凡处时时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让我们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些“身边共产党员”的故事,共同感受新时代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记长江委优秀党员 水文下游局李树明
走进毗邻南京长江三桥的长江委水文下游局南京基地,你会有这样的感受:生产工作井然有序,办公环境窗明几净,体育健身设施齐全,碧绿的草坪、繁茂的树木为院落增添了几分生机。时间追溯到2014年,当时的这里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头戴安全帽,伴随着各类机械设备发出的嘈杂声紧张作业。现场指挥部内,时常会有一位个头不高,身材敦实的中年人与施工单位、现场监理讨论着施工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工作中的他神情专注,眉宇间透着一股刚毅和坚定。他就是现任下游局副局长李树明。
2012年,李树明被委以重任,从副总工提拔为副局长,主要分管行政、基建、规划、网信、档案等工作。南京基地建设工程涉及面广、内容繁多、资金量大。为此,下游局成立了以李树明为组长的现场项目组。履新伊始,基建管理这一重任就落在肩头,让他感到压力巨大。但曾在技术、网信等多个部门历练的李树明还是顶住了压力,很快理清了思路。他首先从规划抓起,确保项目工程总体规划科学、合理。他与相关技术人员积极沟通,不断优化方案及参数,认真编制初步设计方案,为项目后续实施奠定基础。他充分调动各方人员的积极性,更深入的对质量、安全进行管理,从专业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他在网上查阅大量资料,掌握各种建材信息和质量价格,选好品牌,实行招标。
2014年至2016年是李树明最忙碌的3年。三大应急项目及大江大河基建项目同时实施,建筑安装、实验室设施配备、网络信息建设等诸多事项接踵而至,多个单位同时进场施工。此外,规划、设计、图审、招投标、施工、消防等各阶段审批流程繁琐。而任一环节出了差池,都会影响后续的施工进度。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李树明深知,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前,必须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勇敢接受考验。从桩基施工开始,李树明开启了“5+2”“白+黑”的工作模式。施工期那一年多的周末及节假日,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在工地现场,始终能看到李树明奔波忙碌的身影。只要工程一天没有竣工,他就像一台上足了发条的机器,每天连轴转,脑子里装满了各类设计图纸、审批报告。
在李树明的组织协调下,项目进展非常顺利。但接下来在地方报建过程中的屡次碰壁,再一次让他焦急万分。一些加班加点准备的报审材料,在呈报时却屡被退回,要求修改完善;有时一整天奔走于各个行政服务窗口,费尽口舌解释工程实际情况,忙于填写各类申请材料,在熬过“漫长”的排队时间后,得到的答复竟是材料不全,退回,改日再次提交…吃了数次“闭门羹”后,李树明在基建管理专题会上却从不强调客观理由,而是认真总结经验,鼓励大家齐心协力,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为了防止重蹈覆辙,李树明和下属索性带着便携电脑和事先准备好的报批材料,到政务大厅各个审批部门窗口现场咨询、现场办公、现场整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一项项审批手续尘埃落定,李树明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基建项目管理中,新建房屋的地方验收及产权办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事情,涉及到国土、规划、城建、安检、消防、档案等多个部门,加之下游局的基地建设又分为一二期,周期太长,涉及的建设资料经过了多个单位办理人员之手…一堆棘手、难办的事情等待着李树明来组织解决,“怎么办?怎么解决?怎么处理?”李树明的脑海中始终萦绕着问号,有时甚至几夜覆枕难眠。靠着一股韧劲,他没有退缩,与其他人员一起跑以前参与施工的单位查补建管资料。有时候一忙起来,晚饭就以一桶“康师傅”果腹。深夜,困了累了,在办公室冲杯咖啡提神醒脑,继续工作。据传达室的值班师傅说,李局办公室的灯经常很晚才熄。功夫不负有心人,跨度近10年的南京基地建设项目最终通过了上级及地方政府各级管理部门的各项验收,顺利取得了不动产登记证书。
虽然辛苦,但李树明坦言,目睹着基建项目一天天的发生着变化,见证一个项目从无到有、从报批到竣工的全过程,心中的成就感便会油然而生。长期的高强度工作,让本患有慢性血吸虫病的李树明多了不少白发,面容也苍老了很多。在一次体检中,他的肝功能各项指标严重超标,还查出肝囊肿、4公分大的血管瘤。医生一再叮嘱:要多注意休息,不能太劳累。可秉性倔强的李树明在工作上依然没有懈怠,还多次将血吸虫病疗养的机会让给其他职工。除了干“内业”,李树明有时还会被派出干“外业”。一次,在12.5米深水航道水文测验中,由于感冒未愈,他在测验期间一直发着低烧。同测组的其他同事一再劝说,让他休息,但李树明硬是不听劝,咬牙坚持测完全潮。
李树明常说,我所做的工作很平凡,没有什么显著成绩值得宣传。但是,能够将平凡的事情做细做实就是一种不平凡。他所负责的后勤工作琐碎、繁杂。在下游局职工多年前入住的福利房小区,哪家下水道堵塞了、房屋漏水了…一遇到这些麻烦闹心的事儿,居委会一个电话便会打到李树明这。在他看来,这些事情虽然很“杂”、很“碎”,但都是关乎职工生活的大事,必须认真对待。此外,由他牵头负责的测站站房拆迁安置、房屋修缮等事宜也都是些劳心劳神的差事。当很多人抱怨手头的工作琐碎单调的时候,李树明却抛去负能量,换个角度和心态看问题。“既然这是我的分内事,不分大小,都得以一颗平常心尽力做好,”李树明如是说。
常年忙碌的李树明为了工作,却忽略了家庭。远在内蒙老家的母亲,他已几年没回去探望,闲时只能靠微信视频问候;女儿的开学典礼、家长会,他从来没有参加过。谈及家庭,李树明的眼圈微微泛红。但当下游局档案管理顺利通过水利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二级标准综合评估,在水利系统中的评分位居前列;当他分管的水雨情自动测报,报汛时效性每年均在99%以上;当一个个基建项目在排除“万”难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当职工们对单位的后勤工作竖起大拇指的时候,他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李树明身上,我们没有看到沾沾自喜、安于现状。多年来,在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工作中,他坚持着、努力着,始终以一种不骄不躁、脚踏实地的形象示人,始终保持着认真严谨、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这就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所彰显出的先锋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