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南京长江大桥通航安全保障水平,9月6日,江苏海事局召集长江委水文下游局、南京海事局、南京长江油运公司等单位召开大桥6孔实船下行过桥试验方案研讨会。下游局副总工程师赵洪星、南京分局受邀参与研讨。
会议指出,通过试验分析船舶航行和航路数据,不仅可以优化通航标志设置,还可以仿真模拟不同水位、船型的航行方法,提供典型航行建议,保障南京长江大桥通航安全。会上,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吴汉才教授详细介绍了本次试验的具体要求,针对具体问题与各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与会人员乘坐海事巡逻艇到试验所在地进行了现场查勘。
由于本次试验需要各单位同步采集相关数据,且需要进江海轮(20000吨)和顶推船队(16000吨)配合,难度很大。结合现场情况,与会人员进一步会商讨论,最终确定在中水位(南京水位4至5米)、枯水位(南京水位2米以下)和高洪水位(南京水位6米以上)条件下进行3次试验。下游局主要提供试验期间的落潮期落急时段水位数据、水文测验数据等水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