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机场
阿里地区水利局
经过3天的转机休整,我终于在8月16日的上午9时顺利抵达西藏阿里地区。阿里机场比较小,没有登机廊桥,我们一群人只能下飞机徒步进入航站楼。外面的天空才蒙蒙亮,我赶紧裹紧冲锋衣,大口大口呼吸,却无法避免的边走变喘,后来才知道阿里地区的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60%。在航站楼等行李的时候,我们组员一个个喘的不行,我赶紧拿出西洋参切片,小心翼翼地咀嚼,希望能补点气。经过半个小时的慢动作,大家终于都坐上了大巴,沿着219国道,一路颠簸的驶向了本次援阿的目的地——阿里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噶尔县狮泉河镇。
到了宾馆,阿里地区水利局的同事们让我们先休息休息,吸点氧,少运动。到了房间,洗了把脸,喘;开了下行李箱,喘;脱了个鞋躺床上,还是喘。算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吸氧吧,一边大口大口地吸着高原制氧机缓慢释放的氧气,一边在心里告诫自己老实点、慢一点、悠着点。
下午1点,终于到了吃午饭的时间,看着食堂准备好的美味,我终于体会到了生活对自己不薄,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烧鸭、回锅肉,都是我喜欢吃的,抓紧时间装满一盘,找了个位子开始大快朵颐。吃了一口米饭,夹生,这难道就是85℃煮出来的米饭?本着“粒粒皆辛苦”的传统美德,我硬着头皮吃完了,放下筷子又开始喘了,吃饱了更费氧,这一喘喘了5分钟。于是我又告诫自己悠着点、少吃点、别贪食。
阿里的天空特别蓝,蓝的让人忍不住45°仰望。这时,一个组员对我笑着说,如果你想变成黑炭,那你就这么静静地感受阳光吧!确实,阿里的紫外线特别强烈,分分钟给人一种灼烧的感觉,于是我暗地庆幸:幸好带了长江水文的防晒帽,还有防晒系数50+的防晒霜。
阿里地处我国西部,日落时间较东部地区迟3个小时。终于熬到了晚上10点钟,天黑了,坚持做一个天黑就睡觉的人。躺床上,吸了半个小时的氧,准备睡觉了,这一天实在是太累了,精力都花在喘气上了,希望能睡个好觉。然而,一切都不在本人的掌握之中。先是半个小时醒一次,然后是一个小时醒一次,每次醒来都是辗转反侧,大口喘气,这觉估计是睡不成了。无奈,只能打开电视,一边喘气一边看电视……
初识阿里,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这可能就是“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的西藏”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