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第七次水文测验已顺利收官。在参测人员中,有临近退休,却依然兢兢业业发挥热量的水文老兵,有意气风发的水文新兵,他们冒着酷暑坚守一线,挥洒汗水,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为测验任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一)
马治贵在下游局河道勘测岗位上已奉献了30多年,今年8月底即将退休。
虽临近退休,但老马对待工作仍认认真真,努力站好最后一班岗。7月28日凌晨4点30分,水位组天未亮就已经离开宾馆,进行水位布设。由于江边的引据点遭到了破坏,测员们不得不从10公里外的基点接长途水准计算水尺零点高程。工作时,马治贵架好水准仪,盯着水准仪看向前方尺子,时不时擦掉满脸的汗水,扯松湿透已紧贴上身的衬衫。他指着已被汗水浸透的上衣玩笑的感慨了一句,“为单位继续发挥余热啊!”
对于河道勘测岗位的新人,他总是毫无保留的为他们耐心讲解水准测量专业知识,以及如何操作、如何处理水位资料,被大家尊敬地称呼为“马老师”。
马志贵在工作中体现出的敬业精神,以及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值得年轻一代水文人学习。
(二)
时光荏苒,转眼这已是河勘中心年轻职工曹晓桢第五次参加12.5米深水航道水文测验。从最开始的新兵蛋子,跟着老同志依样画葫芦,到现在独立负责一个测验断面的成果质量,曹晓桢业务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已能熟练掌握不同比例尺水下、陆上地形测量、断面测量、水文测验、漂流等河道勘测常规项目的施测方法与注意要点。
本次水文测验断面上起南京西坝,下至泰兴六圩港,全长约160公里。在大断面测量的过程中,由于测量参数限制,润扬大桥以下必须更换七参数,重新进行比测。大断面测量是整个项目的先期工作,且时间紧、任务重。为保证工作进度,曹晓桢在靠船地点附近寻找比测控制点,一直忙活到天黑。回到住处,他也没有放松,立即整理当天的测量数据,规划第二天的工作。最终,按时高效完成了大断面测量工作。
本次项目中,曹晓桢还先后参与了全潮水文测验与稳定时段水文测验。测量期间,他一丝不苟,严格按照技术设计书要求,认真比测,仔细记录,确保上交的资料零差错。
(三)
7月28日,水位组一行人在高温天气中接受“烤”验。
河勘中心青年职工刘宇航熟练地架起了脚架,并调平水准仪,眼睛使了力从水准仪的这头看过去,过了几秒,开始报水准尺的读数。在报完读数并得到记录人回应后,他又搬起脚架寻找下一个合适的观测站点。烈日下,不一会功夫,刘宇航的额头上就沁出了汗珠,聚小成大,不断从睫毛、脸颊处滚落下来。不过他全然不在意,继续聚精会神地读水准尺…
刘宇航白天要完成水准测量工作,晚上还要负责水位统计处理等内业任务。有时候晚上大家一起去吃饭了,他会默默点一份外卖继续处理数据。水位是项目中的基础性工作,要以严谨、细致的态度认真对待,任何一点细微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数据间的不合理。此外,日常的水位数据监测工作中也会发生很多的突发情况需要去处理和协调。为此,刘宇航常常很晚才能休息,有时候一连几日都要熬夜处理数据。他说,把当天刚测到的数据再检查一遍才能睡的踏实。
刘宇航已参加工作3年,不仅成为了水位组中的“铁杆子”,也逐渐成长为工作中的多面手,在一些项目中承担起项目负责人的工作,能够处理多种类型数据资料,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