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长江委水文局提出“奋发三年,实现长江水文信息化新发展”的建设目标,拉开了三年信息化建设的新序幕。三年来,水文下游局立足工作实际,在改进和提高网络条件、完善综合服务能力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网络硬件基础环境,提升综合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在线测流、自动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取得较好成果,为“两个发展”增添了活力。
一、加强硬件环境建设,保证“信息高速路”畅通
改善硬件环境,保证信息畅通,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2015年,南京基地办公楼开工建设,下游局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基地的机房、无线AP、LED显示大屏、监控安防设备等弱电系统的设计及施工工作。同时,通过租用基地到下游局机关的专用数据电路、配置网络设备,实现了基地到下游局的互联互通,为南京基地职工日常办公提供了网络保障。
下游局机关于2003年建立局域网,当时未考虑投入无线设备。如今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私接无线设备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下游局网络安全。为规范加强无线设备管理,保障局域网安全和改善职工办公网络环境,下游局开展了下游局机关无线网建设,在老大楼布设完成无线AP,实现了办公场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下游局机关无线网于2017年5月初建成并投入使用。
多年来九江分局通过内部4M广域网专线访问互联网,不仅上网速度慢,还长期挤占内部应用系统带宽,导致长期以来网络体验不好。在前期网络规划基础上,经过替换旧的网络设备,升级互联网出口,2017年12月下游局顺利完成了九江分局网络改造,将现有互联网出口与监控专线合并,做到有效资源共享,终端上网速率大幅提高。
二、整合视频监控资源,服务安全生产与行政管理
多年来,通过各类项目建成了很多视频监控点,主要覆盖下游局机关、南京基地、九江分局、大通水文站、滁河系统及部分测验船舶等地。各系统的建设时间、设备类型、系统平台不尽相同,存在管理分散,无法集中展示等问题。为更好服务安全生产和日常行政办公,方便管理人员管理与维护,下游局开展了视频系统的整合与集成工作。经过整合,建设了一套兼容不同视频监控点的平台,通过该监控平台可实时查看下游局机关、南京基地、九江分局、大通水文站、滁河系统及部分测验船舶的实时视频监控图像。视频监控信息的互通共享,减少了监控环节,提高了效率,为安全生产、日常行政管理带来了极大便利。
下游局视频监控平台
三、开展实物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促进资产规范化管理
为进一步做好实物资产的动态管理工作,提高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下游局专门成立了实物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工作小组。经过需求的反复修改讨论,不断完善各项细节。历时两年开发,目前下游局实物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工作已基本完成,于2017年底通过了项目验收。本系统有较强的实用性,满足单位实际工作需要,能实现单位实物资产动态化、全过程管理,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下游局实物固定资产管理软件
四、通过小而精的系统建设,更好服务财务管理
在2015年下游局根据职工反映收入不明、查询不便的情况,下游局开发完成了“下游局工资查询系统”。通过集成在下游水文网的入口,职工即可登录系统查询自身的工资情况。根据财务工作日常管理的需要,下游局还建设了财务短信平台,提供了财务到帐短信的提醒功能。这些小而精的系统,为财务管理提供了便利,也有效推动了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下游局工资查询系统
五、南京水文实验站在线测流系统全面投入应用
2014年底,南京水文实验站在线测流系统流量资料的整编方法获水文局正式批复。经过三年来的运行和完善,现已全面投入应用。
南京水文实验站在线测流系统采用定点ADCP和水平式ADCP相结合的方式连续施测指标流速,在长江右岸南京水文趸船边布设一个水平式ADCP,实测水层某一水平线段内的平均流速作为指标流速,在江中两浮标上布设定点ADCP实测某两垂线的垂线平均流速作为另外的指标流速,建立三个指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多元统计回归模型,从而达到推求断面平均流速的目的。
水平式ADCP和定点ADCP设备示意图
定点ADCP配置有浮标船及定点ADCP、GPS罗经、GPRS通信终端、YAC2000定点自动监测终端、蓄电池及太阳能板等设备,通过GPRS通信方式传输数据,实现定时自动向接收中心站报送垂线流速、流向分布、浮标船坐标等数据;水平式ADCP与数据采集计算机直接连接,由WinH-ADCP软件实现在线监测,采集原始数据,再通过在线入库软件处理流速数据及入库。入库数据由GPRS通信方式传输至中心站。
水平式ADCP和定点ADCP数据传输示意图
南京水文实验站水文水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可实时显示指标流速、流向、水位、流量、电压及位置信息,并实现在线查询,系统还增加了报警功能,当实测数据中断或浮标位置偏离正确位置时便通过邮箱推送和页面警示的方式进行报警,有利于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
南京水文实验站在线测流系统的应用,满足了长江下游防洪减灾需要,填补了长江感潮河段水文验测无系列资料的空白。
六、南京大胜关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逐步完善
在长江流域加强落实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要求,加强城镇饮用水安全管理的背景下,为实现长江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目标,下游局与南京市环保局于2014年采用“共建、共管、共享”方式建成了长江南京大胜关水质自动监测站,2016年完成水文水质数据平台建设,2017年完成自动监测站数据比测分析。
共建基础设施。由下游局提供已投资建成的趸船、测船、水文监测设备和岸边标准实验室,南京市环保局投入专业的水环境自动监测设备和监测技术,共同建设南京大胜关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
共同运行管理。下游局与南京市环保局共同制定自动监测站安全责任、维护和保养、应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值班等管理、运行和维护制度,利用双方在专业技术、专业人才、专业服务等方面优势共同管理和运行自动监测站,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共享数据平台。下游局与南京市环保局共同建设水质、水量自动监测数据平台,共享监测数据。目前,自动监测参数10个,水文自动监测参数7个。南京市环保局通过通讯协议,由水质自动监测站向下游局水质数据平台传输实时水质监测数据,下游局通过通讯协议向南京市环保局的信息平台提供水文自动监测参数,从而实现数据、技术和资源共享。
地表水在线水文水质监控系统
有效运行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作为南京市水源地供水安全预警站,为南京市提供水污染早期预警。在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提供污染物趋势监控,计算污染物数量和移动速度数据,成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哨兵。同时,监测站为长江委有关部门提供连续的实时监测数据,充实长江下游水资源基础资料,为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