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水文

水文下游局贵池河段固定断面测量纪实

时间:2017-11-06 作者:刘丰 于浩 编辑:刘丰

在目前长江委水文下游局开展的三大水文勘测项目中,由大通水文站年轻骨干组成的第二测组承担大通、太子矶、贵池河段的固定断面测量任务。11月1日,笔者随车来到了测量现场。立于凤仪洲头,只见泛黄的芦苇伴着秋风阵阵律动,潺潺的江水在秋日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银光闪闪…眼前一派挥之不去的江畔美景,而第二测组的测员们却无暇沉醉于这如画的秋韵。

“目前所在的贵池河段洲子众多。你看,这是凤仪洲,那边是长沙洲,再远处是兴隆洲。一条断面线往往要贯穿于好几个洲。茂密的芦苇、纵横交错的沟渠、如织的渔网给目前的测量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系数。”第二测组负责人胡纲如是说。据了解,他与测组的其他测员近几日连续穿梭于大片的芦苇丛中,吃了不少苦头,从测员们黝黑的脸庞、臂膀上的划痕就可见一斑。

1.jpg

2 (2).jpg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跟随项目组,笔者一头扎进了眼前的芦苇荡。凤仪洲上时有野猪出没,安全起见,项目组决定安排4名年轻测员同行。胡纲、丁磊打头阵,采取身体压、铁棍扫的方式在密不透风的芦苇丛中奋勇开道,不断开辟出新路,颇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感觉。龚朝海、邱巍紧跟其后进行RTK测量。正当测量进行顺利时,一条两米多宽的泥沼地“堵”住了前行的道路。在难测其深的情况下,测员们只得考虑在上下游迂回行进,但在费劲周折后他们无功而返,回到原点。情急之下,测员灵机一动,就地取材,找来一条木棍踩于脚下,相互搀扶着淌水通过……在随后的行进中,组员们相互配合,终于在近1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后,“钻”出了这片难行的芦苇荡。

3.jpg

穿越芦苇区后,项目组随即开展了该断面浅滩水下测量。由于此处水域属于渔网浅滩区,租用渔船根本无法进入,只得采用吃水较浅、灵活度高的皮划艇。在驶越几处渔网区后,载有3名测员的皮划艇驶入到预定断面线。在水深较浅处,他们采用RTK直接测量水下点高程,而略深处,则采用RTK定位和测深锤打水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量……现场测量在项目组的安排下有条不紊的紧张进行着。

天色渐晚,落日的余晖映照在测员们的面颊上,虽略显疲惫,却写满了圆满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轻松。虽然在测量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但第二测组的测员们在艰苦环境下依然精神饱满,积极乐观,发挥出团队的力量,保持着水文人能吃苦,能战斗的本色。在大家的协同配合下,目前第二测组已完成大通河段、太子矶河段测量任务,贵池河段测量已近尾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