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水文

[“悦读青春”征文选稿]大国品质

时间:2016-11-23 作者:张佳 编辑:刘丰

 

——读白岩松《行走在爱与恨之间》有感

中日关系,决定因素在中国,强大,才是对日本最好的制衡。一切也才能简单起来。没有真正的强大,只喊口号,是解决不了历史积怨的。而如果你真的强大,对方也认可了你的强大之后,爱与恨,也不再是个最重要的情绪。

美国与日本的关系奇怪又正常。日本袭击了珍珠港,美国向日本扔了原子弹,战后的日本包括宪法在内一切都由美国来定。仿佛距离很近,其实谁也不会忘记历史,这种相处很奇怪。如果你更多的了解日本就明白,这是一个习惯“傍大款”的国度。从之前的“傍中国”到如今的“傍美国”,你若真强,他就服你,这是一种日本式的生存逻辑。

别人是靠不住的,还是要靠自己。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永远是真理。中国的GDP超过日本,中国强大了,可是日本还不习惯,还没认同你真的强,还没有服气,反而“中国威胁论”上涨。有理有礼有节,保持冷静,继续前行,才是当下中国最该有的态度。

知日是必经之路,只有真正的“知日”才能“制日”,不让他在右行的路上越滑越远。日本身上也有很多我们该借鉴的优点。看到,拿过来,提升自己,没什么不对,这种对他国的了解永远应当在路上。环保、老龄化问题、防灾、动漫、传统文化的保护等是日本先行一步的领域。不要用愤怒遮蔽了自己的双眼,不管对方是谁,不管他曾经做过什么,哪怕他只剩下一个优点,我们也该把它学来,让自己更优秀,这才是一个大国的心态。一个真正有力量的大国,性格中必有以下品质:理性,对人类的未来承担责任并永远完善自己。

没有人知道中日的未来会走向何方,任何过于悲观和过于乐观的看法都缺乏依据。学会在存在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交往,是一种有挑战性的课题。

    我们更愿意相信,先把爱恨放在一边,去了解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了解的多了,一切皆有可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