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品梦枕貘之《阴阳师》
如果说人与人的相遇是某种命中注定,那么对待每一次相遇是否应该欣喜而慎重呢?最近重读了梦枕貘的《阴阳师》,如果说大唐盛世是牡丹馥郁的华贵雍容,那么平安时代就是弦月疏影的云淡风轻。寥寥数笔史料并上些许动人传说,让平安时期成为女子更为向往的时空。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安倍晴明,日本史上唯一一个真正名垂千古的阴阳师。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梦枕貘的《阴阳师》,洋洋洒洒数十卷便将一个人鬼并存的时代就此展现在我们面前。
平安时代,百鬼夜行。
书中主人公阴阳师安倍晴明慵懒闲散,唇角总是微含着了然于胸的笑意。武士源博雅腰悬长刀,怀揣雅笛,耿直敦厚又真实得有些可爱,偶尔灵光一现的佛言,让人久久沉思。两人并肩而行,游走阴阳两端,总是于不经意间化解一桩桩离奇事件,为人鬼解忧。
这时代,万物有灵。妖魔鬼怪不仅住在水远山遥的森林或深山穷谷中,也同时存在于京城暗处,有时甚至与人同居一个屋檐下。所谓神鬼妖魔,皆因其偏执留恋怨愤偏离其位的欲念。吃了人鱼肉而长生不老的八百比丘尼、因和歌失败郁郁而亡却滞留人间的臣官魂灵,又或者是经书中无口之女、字化飞虫,桥下白蛇产子、菩萨替身。韵致古典而又不失闲适的文笔,梦一般精彩的故事,很适合作为睡前读物。虽是鬼怪故事,仿佛笼了一层樱花色的月光,让历史和梦境也愈发生动起来。
梦枕貘的小说《阴阳师》系列,主旨就是阴阳本身代表的天人合一,“中和”的美学意味。阴阳五行说,据说源于中国,由公元513年传入日本。平安时代,是日本崇尚大唐的时代,白乐天、李太白无数耳熟能详的名字徜徉在异国的舌尖,更使得飘逸洒脱、如云流水的生活方式推广盛行。尊重自然、归顺自然是阴阳师的职责,所谓退魔,并不是消灭或打败什么,而是引导万物回归最初的本我,所谓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安倍晴明与源博雅的“咒”论则是整本书最特别也最引人深思的部分,显得存在主义的意味十足。作者通过两者的一问一答来表达对世界理解和感知,世上最短的咒,就是“名”。名字正是束缚事物根本形貌的一种东西。假设世上有无法命名的东西,那它就什么也不是了。不妨说是不存在吧。比方说,男人觉得女人可爱,女人也觉得男人可爱。给这种心情取一个名字,下了咒的话,就叫做“相恋”。惶惶中,让人觉得仿佛明白了什么,又似乎飘渺地抓不住一丝尾音。似懂非懂,大抵如是了。
想来我们眼中的晴明终究也是不同于《阴阳师》中的晴明,一期一会,想来人与人的每次相会都会是不同的,于是梦醒之后,回首看向千年前的平安京,微笑着期待下次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