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水文

毛里塔尼亚测量项目系列报道(三)

时间:2016-09-06 作者:凌飞 编辑:刘丰

穿越了大半个地球的仪器终于抵达毛里塔尼亚

陆德中晚上加班焊制LISST电池

在经过前期大量准备工作后,6月13日,项目组终于飞赴毛里塔尼亚,开展实施水文测验项目。此次工程测区周边几乎是一片无人区,几百公里的海岸线就是一条直线的沙滩,连一条适合测验的船只都很难找到,大西洋的洋流涌浪直接冲击岸边,一般的船只都很难胜任我们的测量任务。另外,沙漠地表温度最高可达46度,测区道路交通可以媲美达喀尔拉力赛的赛道,甚至可能遇到当天无法返回、食物短缺的情况,这些都给测量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与不便。

对于海外项目的复杂性以及一些不确定因素,测量人员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有打硬仗、啃骨头的心理预期。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当“中国速度”遇到了 “非洲特色”,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保持耐心,切忌急躁,注意沟通方式。再如,临行前,由于我们没有充分考虑到国际货运的特殊性,过于相信货运代理,导致仪器设备最后到达时间比预计要晚了十多天。当仪器设备中转了好几个机场,飞越了大半个地球来到毛里塔尼亚首都机场时,我望着机场里三个仪器木包装箱,感觉就是:终于等到你啦!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国内定做的激光粒度仪LISST电池无法通过机场安检,只能想办法完全拆开让海关认为是普通的锂电池。到达现场后,为确保仪器正常运行,河道勘测中心副主任陆德中不顾长时间的路途劳顿,发挥自己出色的动手能力,连夜加班焊接改装电池。这种敬业精神值得称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