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水文

从传统走向新兴,从小众走向大家

时间:2016-03-25 作者:谢雅蕾 编辑:刘丰

 

——听王俊局长《水文行业发展的方向性问题探讨(长江)》报告有感

近日,笔者有幸聆听了王俊局长题为《水文行业发展的方向性问题探讨(长江)》的专题报告,其中从探索水文体制机制、推进水文测验方式方法创新、促进水文信息化新发展、拓展长江水文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解决面临新常态背景下的水文问题等五个方面剖析了水文行业现下的发展及问题等。感触颇多,也思考颇多。

身处信息时代的我们,享受着信息化带给我们的种种便利。近年来,不断被提及的“互联网+”也正在一步一步渗入我们的生活。所谓“互联网+”即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个人愚见,可以认为这是对于传统行业的一种变革和创新。

水文行业近些年的发展不可小觑,信息化水平也正逐步提高。从实现自动测报通讯、自动监测到逐步建立基础数据库、办公系统自动化等等。这些让我们水文人的工作环境甚至心态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想象到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我们的收益也将更大。然而,互联网+时代并不仅仅有对于技术问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

而我个人认为创新和服务这两种意识是需要糅合在一起的。譬如数据中心的建设。

创新意识,即要求我们保证传统的同时,引入互联网开发的模式,建立大数据中心,将各个水文单位甚至科研单位、设计单位等等联合起来,进行数据信息的集散、储存与共享,提供统一的反馈、计算、发布入口,甚至可以提供不同行业系统的访问与联动接口。形成系统平台后,能够充分利用行业资源,提高运作效率。这点从如今的技术方面来看,需要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而服务意识,相比创新或许要走的路更长。现下其实我们水文的数据共享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很多时候进行研究或是管理,都会遇到缺乏数据的问题。这点我觉得首先是我们自身思维的问题,即对于数据往往会有一种“保护”心理。而互联网+,恰恰要求的就是大数据的合理有效利用。诚如在王局长的报告中提到,要以长江委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思路为指导,以“大水文”发展需求为驱动,依托信息网络新技术,建成三个“一”的水文信息化工程。也就是提醒我们,要转变自身的思维,充分认识到大数据对于技术、对于管理的作用。

    作为传统行业,水文在拥抱互联网的路上,还有很多需要做的。如何让更多的人认识这个行业,如何让传统行业走向新兴,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水文人去思考、去探索的。未因路远而踌躇,未因挫折而退缩,让我们一起努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