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水文测验项目因需要人员多(接近70余人),多位局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几近“倾巢而出”。他们在出发过程中和大家一样,坐在满是仪器的面包车上,一起经历充满和睦愉悦气氛的颠簸路途;到达测区后他们更是身先士卒,上车卸设备、安装调试仪器、清洗采样瓶、贴标签纸…认真做好测前准备工作。测量中,他们谨慎细致,参与航行瞭望,确保测量安全顺利进行;取水时,他们也准时出现在取水设备旁。可以说,不管是粗活重活还是慢工细活,他们都尽心完成,发挥出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显现了我们水文人一贯保持的优良工作作风。
不仅如此,测量中,在项目组这个大集体中所感受到的温与热,我认为也是一种好的传统。由于这次项目工作量大,70多名组员不仅是庞大的战队,更像是一个水文大家庭。测潮期间,大家在qq群组及时沟通各自垂线动态。出现问题也不慌,因为在群中,每个人总能第一时间找到“及时雨”,总会感觉大家与自己同在。而在每个测次间隙那短暂时间里,大家在群里开开玩笑、聊聊家常。群里不时发来大家凌晨的夜宵照片,有人“炫耀”伙食,有人羡慕垂涎,好不热闹······手机屏幕仿佛照亮了寂寞的夜空,那是测量中最欢乐的时刻。
夜慢慢深沉,潮汐依旧规律的涨落,疲惫的大家渐渐融入机器轰鸣的夜色中。江上的黑夜潮湿寒冷,来往的船只更添了一份危险。大家都是满眼血丝,却还凭着毅力和责任顽抗睡意。而我又听到了那熟悉又温暖的话,“没事,你去睡吧,我一个人在这看着就行,夜晚我也要加强瞭望”师兄对我说。也就是这些简简单单的话语,这份普普通通的爱带给我内心满满的安全感和家人般的温馨。我想这也是水文大家庭里一种传统,如亲人般的关怀和亲睦,并一代代传承。
熬过一个个昼夜,项目结束,载满成员和行李的公车返宁,大家呼吸着满车汗臭味的空气,疲倦的脸上还洋溢着带着倦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