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得知党群办公室陈迪杰副主任、安全总监于浩二人代表管理部门来浔服务测站的消息时,我心中也很高兴。
陈迪杰在单位有提携青年之令名,是我们的老大哥;于浩在九江分局里,更有“浩哥”之雅号,他们若来,必然融洽。但在高兴之余,心里也不免嘀咕,他们是下来的“巡抚”,我们会不会要随时听命,最后影响到正常的工作?中国古来上方好心未办成好事的例子不少,不知道这次下游局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二
不管是高兴还是担心,他们终还是来了。那一日,我来上班,签到时,赫然便看到了他们的名字在上面,看来他们是把自己当成九江分局的职工签到上班了。
上了四楼,便见到陈迪杰、于浩微笑着上前打招呼,并忙着给自己张罗办公的地方,就一张会议桌,简单随意。
这段时间单位正忙!终于熬过了阴雨绵绵的时节,大家可以大展拳脚的做汛前准备工作了,陈迪杰一有机会就随我们出去,湖口测流、八里江大断面测量、断面桩位置勘察等等,他都和我们一起,凡事争着干,带头干,完全没有所谓“巡抚”的架子。
记得水质泥沙仪器搬迁的时候,我下楼帮忙,见到陈迪杰已早早的在那等着。他说,做事要早准备,一不需人叫,要有主动性;二不必人等,要尊重人。我很有感触,记得《世说新语》中有一篇说,谢安的夫人责备谢安从来不教育子女,谢安反驳道,我正以我自己的行为时时刻刻在教育孩子呀。陈迪杰确有谢安的风韵,不止于言传,更注重身教,这也是他得到分局很多年轻人尊重的原因。
在不出去测量的时候,陈迪杰便加班加点的帮助分局处理好各项台账的健全和管理工作。他总说,你用了多少心,做了多少事,这些文件和台账资料都能反映出来。不要以为这些是形式主义,这些东西就和我们上交的水文资料一样,是有必要收集整理的。
除此之外,作为党群办公室副主任的他,还很关心分局党建工作,组织开展了几次党务会议,宣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另外还协助分局领导加强与外联系,积极参与分局房屋租赁、办公楼验收等事宜,把一些杂事、难事处理得很井然有序。为分局今后的工作打开了一个很好的局面。
三
浩哥自不必说,他可以算我们的同辈人。但作为安全总监的他,在谈到安全生产时,也会严肃的告诫我们,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准则工作,并笑称会不定时偷拍我们测船工作状态:有没有按规定穿救生衣,系安全绳?开航时有没有加强瞭望?这都是他很关心的事。说到安全,他总会絮叨的像大话西游里的唐僧。但也只有这样的安全总监,常念这样的紧箍咒,才使我们愈发的重视安全生产。
说到水环境分中心的建设,浩哥更是功不可没,我们在这方面没有经验,幸亏有他。从仪器的安装摆放到药品的购买渠道,他都帮我们处理得妥妥当当。大到水环境分中心的整体规划,小到各个房间的门牌,他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水环境分中心的事,他无时不关心,为此他办公的地方,几乎是虚设。每每我们找他的时候,他不是窝在分中心给同事们讲今后的注意事项,就是带着大家去为实验室购置一些必要的小家什。
可惜后来因工作原因,他提前回了南京,让我们很是不舍。记得那是周末,我在单位加班,正遇见来收拾行李的他,他对我说:“时间太仓促,我还有很多的事没处理完!”话语里满是遗憾。说完把一叠文件给我,叫我转交给相关人员,并叮嘱道,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和他联系。
四
我原来还怀疑下游局管理部门服务测站活动的效果,自从他们来了以后,这些疑惑早就消除了。
九江分局如今的改变,和他们的努力密不可分。为了能更好的服务测站工作,他们中午几乎都不休息,草草吃完午餐,就见他们回办公室加班。这确实是一个实干的工作组。
他们一方面组织大家学习水文下游局的各项制度,贯彻到职工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另一方面积极的和职工交流谈心,了解职工心中的想法和需求,然后向领导提出合理的建议。这些正是我们基层职工最需要的。此次活动的确起到了“加强工作交流、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测站管理、促进健康发展”的作用。
他们不仅是简单的协助分局做做外业,而是在分局职工和管理部门之间搭起一座桥,在交流与协调过程中,起润滑的作用,让整个分局运转得更加顺畅。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分局的职工在下游局刘开平局长来汛检的时候几乎都提到了今后最好还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们的职工很实在,他们只会用最朴素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为这样的管理部门服务测站活动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