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传礼在确定基准点的位置
在垃圾堆中找到了“她”
因长江数字化航道建设的需要,长江委水文下游局承担了长江九江至江阴的水情测站的建设。在水情测站建设过程中,首要一关就是进行水尺高程引测。引测水尺高程,必须依据国家高等级水准点,然而,由于一些国家级高等级水准点年代久,有的地区平时又不怎么采用,所以要找到一个点,很难。但是,这些难点,早已储存到长江委水文下游局高级工程师余传礼的脑海里,再难的点,再久远的岁月,他都能“找”回来。笔者近日随之实际查勘,真的“神了”,事实证明,余传礼,一个真正的“活地图”。
3月9日上午10左右,我随余传礼一行3人到达安徽当涂,寻找国家一等水准点,当车到达此点大概位置时,怎么也找不到,手持GPS位置也不对,但是,他记得就在车停位置的附近,那是1985年埋设的,当时设有标志,然而,现在已建设工厂。哪儿去找呢?他先问厂里的工人,没有一人知道,随后,他去附近住户询问老人,其中一住户老人说知道有这么一个“点”,但要向北去数十米,余传礼不信,依然在停车位置找,最终在离车3米远的厂门口找到这个“点”,然后用锹挖,果然就是“她”。
之后的几个“点”,在江边大堤或是江边村庄里,他几乎指挥车直接抵达。
临近黄昏,去啃一个“硬骨头”,也是国家一等点。那是1974年设立的,他八十年代施测长江水下地形时引测过,脑海里有清淅的记忆。因此,他带着我们走小路进厂区拐墙角,从一堆乱草丛中“翻出”了这个“奇迹”。
当天,超额完成了找“点”任务,在回到旅馆的路上,余传礼回答是怎样“炼”成“活地图”的:平时用心看用心记,就不会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