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丰]用感恩的心去工作
时间:2013-05-30
作者:刘丰
编辑:刘丰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 歌德曾经说过:阅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高尚的人谈话,《学会感恩 担当责任》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近日,工作闲暇之余,我仔细翻阅了这本书,书中鲜活生动的小故事将“感恩与责任”在工作中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解析的淋漓尽致,给身处职场、年轻一代的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感恩励志教育课。掩书沉思,感慨良多,细细品味这样一本好书,真如春风拂面般温暖怡人。 “感恩、责任”,看着这沉甸甸的书名,不禁让我忆及那个偏僻的江边小镇??安徽省望江县华阳镇,那个我曾经挥洒了七年青春和汗水的长江水政执法工作岗位。整整七年,两千五百多个日夜,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同执法队友一道,为维护省际边界重点河段的河势稳定、防洪和通航安全,实现科学、有序、可控的采砂管理目标,执著的驻守在执法一线。 2003年,初出校门、血气方刚的我,怀揣梦想来到那个偏僻的安徽小镇。然而,通讯的闭塞,工作的艰辛,生活的枯燥,亲人的远离……最初都让我始料未及,梦想,也随之颠覆。漫漫长夜我开始感到孤独与茫然。甚至,曾经想过退缩!然而幸运的是,同事的一次促膝长谈,让茫然无措的我豁然开朗。是啊,工作条件虽然艰苦,工作任务虽然艰巨,但既然我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必须担当起责任。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历练。 经过短暂的调整,我又重拾热情,奋战在执法一线。众所周知,长江非法采砂是一个暴利行业,作为打击非法采砂、确保长江安澜的捍卫者,我深知担子重、责任大。采砂业主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千方百计试图拉拢腐蚀执法队员,在利益诱惑面前,我们不为所动,依然保持高压态势,依法秉公执法。是什么让我选择了正义?是什么让我坚守岗位?首先我是一名水利执法人员,是为国家维护正常的水利形势;第二,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是执法基础,第三是一颗感恩的心。心怀感恩,让我浮躁沉淀;心怀感恩,让我学会担当,获得成长;心怀感恩,让我毅然决定选择坚守正义。我深知手中的执法权力代表着责任和人民的信任。作为执法者,我们应将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崇高的位置,为民执法,用好手中权力,维护国家利益,不辜负单位和人民的重托。漫漫七年执法生涯,我圆满完成了上级领导下达的执法任务,为确保长江安澜贡献出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7年后,我转型成了一名水文工作者,投身于长江水文大家庭中。 当我从偏远小镇来到现代都市,周边环境有了很大转变。古朴大气的欧式办公楼令人赏心悦目,深远厚重的单位文化底蕴使我印象深刻,温馨和睦的集体关怀让我倍感温暖,科学化的管理体制激励我工作更有干劲,团结齐心、争创一流的同事们更深深感染着我……新的工作岗位给我带来欣喜的同时,也给我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业务不熟、实践经验匮乏,一时间我竟再度陷入困惑,无力和胆怯涌上心头。此时,幸运女神再次眷顾了我,领导与同事对我热忱指导和帮助,单位及时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让我重拾信心。 至今还清晰记得我第一次参加琼洲海峡全潮水文测验的经历,半个多月的野外作业任务,让我饱尝了大海的激情与苦涩,也让我感受到了水文工作的艰辛。我经历了人生中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和水文前辈们一起参加外业项目,第一次布设水位,第一次取水样,第一次校核流速资料……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心中充满了慌乱,同事们似乎看出了我的不安,热心给我讲解,有时一个问题甚至要反复交流多遍,但他们也总是不厌其烦,耐心释疑……大家的热忱帮助让我心存感激!在下游局工作的几年光阴中,我相继参加过多次野外测量项目,也正是一次次的经历,让我切身感受到了老一辈水文人勇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和对年轻一代的关怀。回首长江水文走过的风雨历程,我不禁感慨:不正是老一辈水文人发扬这般可贵精神,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努力拼搏,才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骄人业绩吗?老水文人的精神是对年轻一代的鞭策和鼓舞,站在崭新的发展高度上,作为水文后备军的我们应牢牢抓住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围绕“大水文”战略,坚持“两个发展,一个建设”的思路,敢于担当,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回报老一辈水文人,反哺长江水文事业。 回想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恍如昨日,历历在目。感恩之余,我更懂得珍惜,珍惜现在的工作岗位,珍惜拥有的学习机会。感恩之余,我更明白,唯有把满心的感激化作无尽的动力——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肩负责任、努力工作,才不枉单位、领导、同事的关心和爱护。我将一如既往,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为热爱的水文工作奉献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