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水文

火红的青春在水文勘测中燃烧(中)

时间:2013-11-19 作者:孙泉 编辑:孙泉

  

长江下游水文勘测三大项目自1012开始以来,至今已经35天,在这35天里,年青的勘测队员是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中用青春和热情谱写着自己的人生。

今天先说说他俩。一位是今年刚毕业的小伙子周绍阳;另一位是青年罗昌军。他俩平时话不多,干活只知向前冲。

周绍阳,共产党员,这个帅小伙子,刚“入伍”就上“战场”,一点也没怯阵,虽然有时会“疲劳”,但是,这位初“入伍”的新战士,青春的热情正在燃烧。

罗昌军,个子不高,还瘦瘦的,可以说貌不惊人,但是,他工作起来像虎,生气勃勃,充满着青春的朝气,他有两快:技术要领掌握得快,干活“跑”得快。除此外,他还经常利用不多的业余时间宣传勘测的先进事迹。他用青春和热情在长江水文勘测中谱写人生的闪光点。

在水文勘测现场与男同胞一起进行勘测的两位女同胞让人最难忘,一是她们是水文下游局至少40年来首次将女青年,特别是女硕士、女本科生编制到河道勘测队。二是她俩也连续35天与男同胞在野外勘测。

当勘测队员,男同胞已经不易,女同胞呢?

王悦,南京大学硕士生,在这35天里,笔者三次到现场,三次都看到她在一线,两次是进行陆上地形,在勘测中,她不让须眉,这次初识“战场”,似乎有心里准备,爬坡上坎,走滩过淖,砍芦苇、劈藤草,操作仪器,记录数据,快速掌握了现场仪器设备的应用和操作,那股劲,丝毫不让须男。尤其是在那简陋的小渔船上就餐,可以说,笔者那么多年还没完全适应那个简陋环境,但是,她却随乡入俗,很快与男同胞“打成一片”。在陆上地形勘测过程中,一次遇到一2宽左右的小水沟,我们同行的三个男同胞都用仪器杆作撑杆,跳了过去,当将仪器杆给她用时,她即说:“不用,我能跳3”,说着,她就后退几步,来了个起跑,一跃过了水沟。

美丽的青春,火红的热情,随着她的起跑、奔跑、跨越而燃烧。与她在一起工作的队友、包括租用的小渔船上渔夫、随同作业的汽车驾驶员,没有一人不在背后为她伸出大姆指

杜雅玲,这个大大的眼睛,白白净净的小姑娘,适应野外勘测环境,好象慢了半拍,但是,几天后,她即似《女子特种兵之火凤凰》浴火之再生,一次在施测一个漫水塘,这个塘是汛期留下的,塘里还有残留的渔网,表面上看,水深只有20公分左右,但是,水下是否有深塘,谁也弄不清,然而,她却毫不畏惧,跟着男队员担任记录。30多天里,小杜不仅与男同胞一起在野外“滚爬打摸”,而且,休息或在小渔船上就餐时,她不顾疲劳,为男同胞倒茶水,盛饭、递筷子。

她俩到河道勘测野外作业已经是个传奇,但是,她俩的表现又使大家接受了另一个传奇。目前,水文下游局职工闲时也在传颂着她俩的传奇。

青春是美好的,但是真正的青春是属于力争上游、忘我劳动,乐于奉献的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