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水文

我局干部职工热议《老山行纪》

时间:2012-05-20 作者:孙泉 编辑:孙泉

水文下游局热议《老山行纪》 我局干部职工热议《老山行纪》 《老山行纪》一面世就引起了全江水文人的关注,点击率高居排行榜首。这也不奇怪,因为我们看到太多的“大道理”文章,象这样真情实感,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文章难得一见。关键是作者作为一名局长在工作途中也时刻关注职工的政治思想,关注职工的精神面貌。他到了老山,看到了先烈们的感人事迹,这些事迹感染了他,他顺势而为,把老山当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王俊局长就在这课堂的讲台上,用英雄们的事迹开启了全江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的第一课。这一课讲得是那么行动,那么深入浅出,那么通俗易懂。引起热议不为奇。 《老山行纪》吸引了全江职工的眼球,引起了长江水文人的热议,水文下游局从干部到职工更是极大关注,积极热议,局长刘开平在一次管理干部例会上,指定有关部门和专人对热议要认真收集和及时反馈。 虽然是同一篇《老山行纪》,但是每个人读后虽然感想不尽相同,但受到的教育都是一样的。比如:大通水文站站长许毅说:王俊局长通过这篇以景睹物,以物思人的行纪把我们带进老山,带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在课堂上,王俊局长再次启迪我们要发扬老山英雄们的事迹,学习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献出自己年青的生命和奔涌的热血;用老山精神激励我们为水文事业而奋斗。 河道勘测二队副队长何良感慨地说:如今,经济条件好了,受周围环境影响,我们水文工作者有部分人也渐渐的变得有些懈怠了,与水文精神相背离了。王俊局长的“老山精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它敲醒了我们。人都有责任感,但安逸的环境会让人懒惰,不朽的精神食粮则会给以我们激励,让我们奋发前进。“老山精神”之所以不朽,那是因为它抛弃了个人情绪和私利,留下了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 女青年党员蔡璇读了《老山行纪》后是这样认识的:我们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烈们前仆后继、流血牺牲换来的,回顾历史,我们应倍感珍惜的同时,还应心怀知足、感恩和奉献。 科研人员,高级工程师方波说:和过去相比,我们的工作条件、经济状况虽好了很多,但随着分配制度的改革,职工在收入上有了一定的差距,人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牢骚和怨气,工作中难免出现合作不愉快、相互间缺乏包容,斤斤计较,甚至为自己的一点点的私利而愤愤不平。追忆往昔,想想老山上为国捐躯的英雄们,他们和我们是同龄人,他们为了保卫国家的领土不被侵犯,牺牲了自已年轻的生命,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又有什么好报怨、好计较的呢。我们是应该更多些知足、多些感恩、多些善解、多些包容。英雄们的血不是白流,英雄们所创造出来的“老山精神”是不朽的。为守住我们来之不易的今天、创造更好的明天,我们要弘扬老山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地把本职工作做好。 南京水文实验站副站长曹贯中读了《老山行纪》深受启迪,他是这样从中受到教育的:“我是共产党员,只要我不死,这个射击位置就是我的!”这句话更坚定了我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我将永远记住这句话,铭记这种精神,让它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让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水文战士,早日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中国共产党员并用自己的行为为党旗增光添彩。 《老山行纪》标题看以游记,内容即是一篇思想政治教材,涵意深刻,影响深远,使全江干部职工在阅读过程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像这样的教育方式,像起到这么好效果的文章,对全江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有裨益的。(党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