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水文

学“老山精神”,当好水利“尖兵”

时间:2012-05-09 作者:何良 编辑:何良

当今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私自利,嫉妒等等恶性品质正在影响和腐蚀越来越多的人 学“老山精神”,当好水利“尖兵” (读《老山行记》有感) 从事水文工作也有好几个年头,感受过水文工作把脉江河的自豪与骄傲,也体会过水文工作的辛酸苦辣。最近带着水文人的情怀,认真阅读了王俊局长的《老山行记》,许久心内不能平静,感受颇多,联系自身实际和单位现状,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王俊局长的这篇文章外看是一篇游记,其实是一节非常生动形象的思想教育课,它唤醒了我们淡忘的水文前辈的精神“吃苦耐劳,严谨认真,无私奉献”。 这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我们水文局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逐渐成为水利行业的一面旗帜。而这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我们大家,靠的是我们这个敢于争先,积极进取,团结奋斗的集体。 如今,经济条件好了,受周围环境影响,我们水文工作者有部分人也渐渐的变得有些懈怠了,与水文精神相背离了。王俊局长的“老山精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它敲醒了我们。人都有责任感,但安逸的环境会让人懒惰,不朽的精神食粮则会给以我们激励,让我们奋发前进。“老山精神”之所以不朽,那是因为它抛弃了个人情绪和私利,留下了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 每个人的岗位和职责都是不一样的,人人多一份责任心,少一些牢骚,多些满足,少一些纷争,枯燥单调的工作中也会有很多的乐趣。回想战火纷飞的老山,我感觉眼睛湿润了。如果没有先烈们为了祖国的安宁牺牲自己,我们就不可能有美好的今天,生活在安宁和谐的家园,特别是作为一名水文职工,我感觉到了一种幸福,一种满足。 如今,国家对水利事业非常重视,迎来了水利事业的新纪元。我们虽在基层,岗位平凡,但也能为水利发展建设添砖加瓦。看着一座座大桥飞架南北,一条条隧道在江底穿梭,有我们水文人的智慧和劳动,为此,我们感到了无尚的光荣。让我们在“老山精神”鼓舞下,立足长江水文,当好水利“尖兵”。(何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