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水文

我局以新的发展局面告别2011

时间:2012-01-03 作者:孙泉 编辑:孙泉

水文下游局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告别2011年 我局以新的发展局面告别2011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新的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水文下游局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这一年,对于水文下游局来说,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平台,在这个高平台上要想继续发展困难重重,但是,在长江委水文局的正确领导下,局党委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强化执行力,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开创了水文下游局发展新局面。 在全面优质完成2011年防汛抗旱、勘测科研、水环境监测、水政执法、基本建设等任务的基础上,水文下游局在水文事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形成了发展新局面。 一、圆满完成防汛抗旱水情测报任务 为做好2011年防汛抗旱水情测报工作,满足不同时期防汛抗旱需求,我局扎实开展汛前准备,进一步完善优化各测站高洪测报方案并进行了实战演练,全面落实防汛责任追究制。各级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各水文站队和水情测报部门坚守岗位,尽心尽职。圆满完成了5个水文站、2个水位站以及滁河应急防汛系统5个站的水雨情测验和报汛任务。 二、全面完成勘测科研任务,为长江下游河道整治提供服务 全面完成了水文局下达的护岸险工段汛前汛后地形观测和冲淤测报、分流分沙观测和长江下游九江至江阴共64个断面的水文测验任务。 完成了长江下游长程水道地形观测。陆上地形和水工建筑物的观测已于2011年12月10日开始,全部项目将于2012年5月前完成。 这些勘测和科研工作为长江下游河道治理、堤防建设、防洪规划以及岸线开发利用和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三、水环境监测能力和质量不断提高 严格按照水文局《水环境监测生产任务书》要求,在每月规定时间内,完成长江下游九江至江阴696公里长江干流上15个长江干流常规断面,5个省界断面,6个水功能区和8个排污口的水环境监测任务,监测中心每月按时将监测成果报送给水利部水环境监测评价研究中心、长江委水文局水质监测管理处。同时将成果资料及时准确地录入长江水质数据库和“全国水资源质量共享服务系统”数据库。 顺利通过国家计量认证换证评审。水环境监测中心经过精心准备,于11月16日接受国家计量认证复查评审,在复查评审中并顺利地通过了国家CMA认证。 四、技术创新出成果,在线测流完成资料试整编 2011年,有四项技术创新课题取得良好的成果。一是温排水扩散场的原型观测以及相应的温排水影响专题研究;二是数学模型研究的拓展;三是泥沙测验技术继续进行比测完善;四是我局自主技术创新项目——在线测流已经进行资料试整编,现在正抓紧最后攻关,力争明年汛期前正式投产。 在线测流集聚了当今先进测验技术和测验方式方法,2009年立项并开始技术攻关和比测,在取得相应成果后于2011年试运行,通过一年来试运行结果来看,技术进展顺利,前景良好并开始资料试整编,现在还剩下高水期资料的比测,继续做好高水期资料的比测工作的同时,争取2012年汛前正式投产在。 上述技术创新课题,不仅推动了下游局事业发展,同时也推进了经济发展势头,重要的是进一步提高了下游局的业务理论水平,为不断开创事业和经济建设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加大执行力,巩固和完善各项制度,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2011年继续巩固和完善各项制度,先后经过职代会等会议讨论通过了《水文下游局医疗费管理办法(修订)》、《水文下游局职工绩效考核办法》、《水文下游局车辆管理办法(修订)》、《水文下游局野外勘测津贴发放办法(修订)》、《水文下游局科研津贴发放办法(修订)》四项管理条例。 通过巩固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各部门(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遵守规章制度的要求,通过修订后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强化了管理责任、管理目标;进一步加强制度的贯彻执行和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民主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六、成果质量不断提高,两项成果获国家级和省级奖 在抓好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下游局狠抓成果质量,几年来成果质量不断上升。根据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2011年11月24日公布的《测绘科学技术奖励公报》和江苏省测绘局发布的《关于公布2011年度江苏省优秀测绘工程评选结果的通知》,水文下游局完成的“浙江临海港区岸线规划研究原型观测系统项目”获2011年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长江南京河段八卦洲汊道河道整治工程地形测量”获2011年度江苏省优秀测绘工程, 七、经济建设取得三个突破两个成效点 2011年,经济建设取得了三个突破两个成效点。 这三个突破,第一是服务区域和范围的突破:在服务区域和范围上,过去,我局虽然已经取得南到琼州海峡,北到辽东湾,涉足了社国的大部分海岸线,在沿海,要想再突破服务区域十分困难,但是,2011年我们仍然成功地取得了“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专题研究”,“大连第12届全运会水上运动基地项目海域工程波浪、潮流泥沙”。与此同时,我们在苏北地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正在兴建的苏北多个建设项目被我们得手。 第二是技术突破。“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沉井基础施工期监测与研究”这是我们2011年技术突破的一个新课题。另一个课题是电厂温排水扩散场的原型观测以及相应的温排水影响专题研究报告。 第三是经济成果的突破。经济建设的成果说到底就是取得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建设平台已经十分高筑的情况下,2011年,我局又取得了新的突破,这次突破,不仅是科学技术、拼搏精神,更重要的是综合实力,特别重要的是局领导思想的突破。在连续5年取得年增长10%的基础上,2011年又取得超过10%增长的好成绩。 两个成效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两个成效点,第一个成效点,推动了事业的发展,弥补了事业费的不足。 这方面,情况与往年差不多,经济成果大部分弥补了事业费的包括职工工资收入的不足。第二个成效点就是提高了职工的生活水平。经济建设成果不仅推动了事业的发展,也使我们职工受益非浅。几年来,我们职工的经济收入每年都在增长,而且增长的幅度与我们经济建设成果同步。现在,我们在岗职工大部有两套房,不少职工,特别是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青年职工不仅买了住房,而且也买了车,有的已经年过半百也不甘落后,开着私家车上班。现在,单位已经容纳不下私家车的存放。这说明我们的职工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八、文化建设多层次,和谐文明树新风 文化建设,按照上级的指导方针,我局结合实际、讲究实效,灵活机动开展系列文化建设。2011年,文化建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是文体系列活动,比如:唱红歌、乒乓球球赛、跳绳、摸彩、八十分等。 带薪休假,是我局强化执行力的又一重要举措,虽然生产科研十分繁忙,但是,制度强化职工在繁忙的工作中安排好休息,2011年,职工基本上都按制度得到了休假,有的还漂洋过海出国旅行,这些活动开展主要是促进职工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勾通,和睦相处。 第二层次是多种形式的培训,含盖了科研、技术、行政、党群、人事、档案等全方位。2011年,我局共有340人次参加了培训教育。这么多人次,这么密集型的培训教育,不仅进一步地提升了我局职工的文化素质,同时,也是我局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 第三层次是有计划、有部署、有目的,全局性、广泛性的文化建设活动。2011年,开展了以“弘扬延安精神,奉献长江水文”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活动。在庆祝建党90周年、建国62周年前夕,组织了全体职工赴革命圣地延安进行红色之旅。全体职工集中在宝塔山下宣誓热爱祖国热爱党。与此同时,全体职工还参观了陕西西安兵马俑,让职工更加感受到我们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全局干部职工中掀起了一个学技术、钻业务、比贡献的技术大比武的热潮。2011年,我局有80人参加了水文局技术大比武活动,其中有3人分别获得三等奖。通过技术大比武在广大职工中营造“创建学习型单位,争做知识型职工”的浓厚氛围。关注职工的身体健康,关心职工的生活是我局文化建设中的又一重要体现。 2011年,组织全体职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对重病住院职工进行探望和慰问,对困难职工给予经济补贴。 春节前的团拜会,把干部与职工的距离拉得更近。在团拜会上,干群之间,职工之间畅谈一年来的辛劳与收获,把一年来在相互配合方面存在的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一笔勾消,共同为新一年更加畅快地支持而握手言欢。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为建设和谐单位起到明显的作用。 2011年,水文下游局的文化建设多层次,内容丰富多彩,成效显著。 水文事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促进了单位的文明和谐,不仅是2011年,同时也是五年来,水文下游局没有一人上访,没有一人违法乱纪,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使水文事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形成了一个新的局面。 回顾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水文下游局以优异的成绩告别2011,迎来充满希望,更加美好的2012年。 (孙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