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水文

健全制度建设,强化执行力度

时间:2007-06-11 作者:曹双 编辑:曹双

健全制度建设,强化执行力度 健全制度建设,强化执行力度 (构建和谐单位之我见) 如果说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大的理想;那么,建设和谐发展单位则是实现这一伟大理想的具体步骤。那么和谐发展的单位应具有何种特征与内涵,它的路又该怎么走? 什么是和谐?和谐就是一种美好的状态,是什么样的状态?就是事务内部因素配合协调匀称适中,这是一种美好的状态。单位的和谐也应该是种美好的状态,个人愚见它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民主法治,按章办事:就是发扬民主,规章制度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其次,公平正义,就是各科室各部门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单位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让职工深切体会到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第三,诚信友爱,就是同事之间能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同事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成为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实体。第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单位发展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另外,在国有企事业单位,有两点尤为重要:一是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一是合理的人才梯度安排和人才培养计划。这些美好状况的实现是需要健全的制度做保障,需要严格的执行力度来实现。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发展找到了最适合的治国之路:依法治国。过去以才治国、以德治国、以孝治国等落后模式不能符合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历史洪流所淹没。同样单位的兴旺发展也应该与时俱进用制度来管理单位,用制度来保证单位和谐稳定发展。因此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首当其冲。这里谈4点看法:首先单位出台的各项制度不仅制度初稿编写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凝聚了参加讨论会人员的心血,是集体智慧之结晶,以制度管人能克服以人管人的各项弊端和矛盾,从根本上解决人与人之间和谐存在的矛盾障碍;第二、单位实现发展战略目标是一个艰巨和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管理水平和运营状况的不断优化革新,是一个逐渐上升的循环。在循环优化过程中,制度建设工作固化已有的成功经验模式和优秀管理方法,为单位企业铺垫好上升“轨道”,确保单位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依据既定的“轨迹”运行,最大限度避免偏离目标和规避风险。第三、单位发展体现出来的是业务量日趋繁忙,管理流程逐渐复杂,对团队协作要求则越来越高的矛盾现状。任何组成部分的无序行动都可能导致整体运行效率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管理规则和工作流程成为不可或缺的高效管理前提。制度建设工作正是通过对管理规则和操作流程的梳理与确定,在整个范围内传播统一的规则信息,并将其固化在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工作行为中,从而为整个单位这样有机体的协调动作提供了保障。第四、企业文化是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元素,是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制度建设工作的过程,也是提炼、凝聚和固化优秀文化的过程,它使单位在急速的发展和多变的竞争中,保持着高度协调的发展动力和应变能力。制度建设过程中想提的2点建议:首先,平衡利益关系,不同部门之间劳动价值关系和转化需要合理量化,凸现智力价值和高风险艰苦作业补贴也要控制好适当差距;其次人才政策:高新技术人才引荐、人才梯度合理安排、人才发展资金安排和发展计划。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强调“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强调严格执法保证社会主义和谐昌盛的发展势头,单位前辈也指出“制度有了,关键在贯彻之行”都是强调执行力度的重要。制度不是用来挂在墙上嘴上的,再好的制度也须在执行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否则就是一纸空文、一堆废话。事实证明,制度制定以后关键是执行,再好的制度,没有人去执行或执行力不到位也是没有用的。如何让制度充满生机呢?关键在切实有效的执行,如何让大家都自觉自愿执行呢?个人认为在于此几个方面: 首先,制度的执行要以人为本。尤其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石,以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使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相辅相成。切实培养员工对单位对岗位的忠诚度,让每一个员工关心单位、依恋单位,自觉维护单位的利益,把“要我执行”变为“我要执行”,逐步形成一种敬业、责任、服从的执行文化,不断提高执行力。 其次,制度的执行要一视同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的权威来自刚性,落实制度必须不偏不倚,不走过场,不因人而异,不搞下不为例,务必做到令行禁止、违规必纠,以儆效尤,防止“雨过地皮湿”,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第三,制度的执行要强化督查。人的惰性往往会让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走样变形、打折扣,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督查体系,强化考核奖惩是保障制度执行到位的关键。要突出“深、实、细、准”的原则,加大跟踪督查、捆绑考核力度,奖优罚劣,并通过行政和经济手段,逐级追究责任,做到有要求、有落实、有考核、有兑现,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努力实现长效管理。 第四,制度的执行要持续深入。制度执行的过程,应是制度从“理论——实践——理论”不断充实、改进、提高的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制度只有在具体实践中日益完善。因此,制度的落实既要有自上而下的制订、学习、贯彻、督查等一系列行动,还要有自下而上的动态反馈;既要有上下的纵向制约,还要有执行者之间的平衡制约;既要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及直接原因,更要查找深层次根源,力求标本兼治,从而推进制度建设不断上台阶。 第五,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本人认为这一条条制度出台之初,必须得到切实有效地执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不过万事开头难,要改进原有的惯性定势力量,需要付出巨大的细节性的努力和劳动,因此党员干部应当起领头羊作用,带头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充分做好先锋模范作用;另外单位职工尤其是知识青年,必须积极主动研究学习各项政策法规精神,要实际行动响应单位号召,走在自动执行的前列。 在通往和谐发展的道路上如果切实做到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执行,两手都抓牢抓硬,那么实现和谐单位就为期不远了。(曹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