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水文

回眸三十年,宋志宏书记新春大通行

时间:2007-02-24 作者:沙红良 编辑:沙红良

回 眸 三 十 年 回眸三十年,宋志宏书记新春大通行 大地又逢春,金猪报佳音。2007年正月初六,下游局大通水文站迎来了长江委水文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宋志宏、副局长李键庸。 三十年一挥间,宋书记又“还乡”。大通水文站职工对宋书记再熟悉不过的了,30年前,他满怀着对长江水文事业的憧憬,以年青人特有的青春朝气迈着坚定的步伐从学校毕业来到了安徽池州偏僻的梅龙乡——长江委水文下游局大通水文站。 30年过去了,今天,宋书记带着长江委水文局领导的亲切关怀,带着对水文更快更好地发展的要求再次来到大通水文站。宋书记与大通水文站职工并肩工作过,与站上的职工感情十分融洽,他的到来,全站职工早就十分期待,如今再次盼来宋书记,职工们脸上充满了喜气和自豪。 下午16时左右,宋书记如约而至,到站后,宋书记与李键庸副局长首先代表王俊局长、水文局领导向大家拜年,并与每位职工亲切握手,发放慰问金,宋书记看到以前在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更是问寒问暖,把手言欢,畅谈过去,让大家十分感动。 随后宋书记一行检查了测站面貌及仪器设备,当检查到气象场的时候,宋书记高兴地说,这个气象场也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蒸发降水我都看过,还有这个梅基1,我也测过······每看到熟悉的场景,宋书记都特别高兴,回忆自己过去工作的点点滴滴。 在检查完新站办公大楼、码头、水位自记台、各种仪器设施后,宋书记一行又与全站职工进行了聚餐,宋书记说1977学校毕业后我来到大通水文站,岁月匆匆,到今一晃就是三十年了,每次来到大通站我都感到十分的亲切,而每一次都感觉到大通站的长足进步,还记得我在测站的时候,15个男同胞就住在后面几排矮小的站房中,前有小河挡后有长江堵,上街乘渡船,下雨裹泥浆,喝浑浊的长江水,吃得是粗茶淡饭,条件艰苦,设备落后,不像现在这崭新的站房、码头、水位自记台,自动化的水文测船及ADCP、GPS、水位雨量自记仪等先进的测量仪器,而且职工精神面貌有了大幅度提高,办公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这让我感到很欣慰,说明30年来大通站已摆脱落后闭塞的面貌,正在逐步迈向现代化的水文测站行列。 宋书记强调说:大通水文站作为长江上最后一个控制站,是长江上唯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水情信息的一类水文站,承担长江下游的防汛测报和水质监测任务。所在大家一定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水文职工的优良革命传统,不怕苦不怕累,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加强团结、勤勉尽责、努力奋进,认真做好测站防汛测报工作,提高成果质量,要以水文现代化建设为动力,促进测站事业和经济协调发展,要将大通水文站真正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精品水文测站。 水文局李键庸副局长及下游局刘开平局长也向大通水文站职工提出了要求和期望。(沙红良 章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