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委九江水文站获得全国文明水文站的感想
时间:2005-04-05
作者:唐洪波
编辑:唐洪波
有感九江站获得全国文明测站称号 长江委九江水文站获得全国文明水文站的感想 欣闻长江委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九江水文站被水利部水文局和水利部精神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全国文明水文站”荣誉称号。本人作为该站的一名普通职工亲身经历了九江水文站从成立至今的一段成长过程,对该站能有今天的发展心中感到欣慰。 九江水文站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建站于1989年3月,当时的条件非常差,整个办公用房只有100多平方米,人员从湖口站分过来的干部群众共13名职工,从湖口站带来一条旧测船水文123轮,几张旧办公桌以及上级拨给的2000元开办费,在这样的条件下九江水文站开始工作了。 九江水文站一开始就面对着很多困难,工作条件差,经费不足,组织关系,职工户口,住房等等,但是,干部职工非常团结,大家齐心协力为九江站的开创而努力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站领导的带领下,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以防汛测报为重中之重,当时我们叫的口号是,“测得到、顶的住、报得出、报得准”。 九江站建站至今已经16个年头了,经历了三次特大的洪水考验,95、98、99年,特别是98年大洪水,在洪水面前,在困难的条件下,全站职工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以当时的站长唐显忠为主全站职工都在忘我的工作。1998年大洪水期间,老站长唐显忠坐守办公室统一指挥兼报汛等工作,每天吃住都在办公室,近4个月没回家吃住,一直在办公室坚持到洪水完全退下。老站长当时由于年龄大身体不大好,每天是吃饭加吃药顽强地坚持着。全站职工也是一切为工作,有的职工父母生病无法过问,有的小孩没人照料只好把小孩锁在家里,当时有80%的职工是带病工作,全站职工有近5各月没有休息。尤其是九江溃口以后,大家的工作强度非常大,白天工作,晚上还必须通宵值班,每30分钟向中央防总报汛一次,每个小时向省防总报汛一次,24小时不间断的向当地政府部门提供水情资料,还要参加当地的防汛会议。 九江溃堤后给生活带来很大不方便,出测的人员经常是开水方便面对付一餐,职工们冒着危险和很容易被感染血吸虫病的威胁,经常是下水测水准,打水尺桩等。98年九江抗洪可以说九江水文站职工是当之无愧的水文人,当时的工作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什么叫辛苦。通过洪水的检验,九江水文站确实是能打硬仗的队伍。 98抗洪以后地方政府对该站给予表彰,许多大的新闻媒体都作了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九江电视台,还以九江水文站为形象拍摄了专题“洪水中的水文人”“九江人”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还以“水文勇士”作了报道,这些都是对九江水文站全体职工工作的肯定。 九江水文站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以及全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 1997年5月获得了水利部“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的称号,这个荣誉确实来之不易,这里有大家的汗水,有全体职工的辛勤劳动,有领导的关心,这称号对九江水文站职工来说既感到高兴,又感到压力,高兴的是因为党和国家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压力的是我们要无愧于这个称号,要更好地搞好工作,为防汛测报做更大贡献。 在2001年6月,由于前任领导年龄大了,不能再继续工作,由局党委决定新的领导班子,当时的班子是站长谢波,付站长唐洪沛,质检员付江,在新老班子交接时老站长是满怀深情的拉着谢站长的手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波,九江站有我的心血,也是我们大家创业的地方,我们以2000元起家到现在家业,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希望你们在我现在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要保住文明窗口这块牌子,这块牌子是九江站共同的心血。谢站长说:“老站长你放心,我会带领大家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一定会让这个窗口更亮。” 当时谢站长来的时候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站容站貌确实做的不够好,让上级领导十分不满意,谢站长首先带领全站职工做好防汛测报工作,另外要求局机关给我们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现在先进的仪器设备均安装运行起来了,如GPS、ADCP 、中澳仪器、以及网络水文站等。实现了水文测报自动化,成果质量也搞上去了,在局领导的关心下,局机关下拨经费使站里基础建设也进行彻底的改观,站容站貌焕然一新,新的领导班子从2001年6月至现在近四年了,他们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俩位站长在这四年里几乎没有什么星期天,无论何事他俩都是带头干,由于前任领导把九江水文站推到这样高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也确实很大,近四年来他们付出的劳动比本站普通职工多几倍,在他们的带领下九江站这次又获得了“全国文明测站”的称号,全站职工感到欣喜万分,也是九江水文站职工的骄傲,同时也在推动九江水文站向更高的方向迈进。 (九江水文站 唐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