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水文

执行力在基层

时间:2014-08-01 作者:赵洪星 编辑:赵洪星

 

20119月长江文网上刊登了王俊局长的《谈谈执行力》一文,今年7月王局长又撰文《再谈执行力》,旨在加强长江水文的执行力,彻底改变部分干部职工中的思想上存在的麻痹大意、作风上存在的自由散漫、对上级部署选择性执行、消极执行的现象。

今年3月水文局开展以管理规范、优质服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干部职工制度意识和质量意识的教育,加强安全生产、贵重仪器设备等制度规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增强职工质量意识。随后出台《水文局安全生产痕迹材料管理暂行规定》等八项工作制度规定。目的在于提高长江水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对照水文局、下游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部署,审视在本分局及测站贯彻执行力度,安全生产中舱面作业是不是还有不穿救生衣的现象存在?汛前检查需整改项是否及时完成整改?或有无推诿、找原因、拖延整改的现象存在?水文局的“八项工作制度规定”,在学习的基础上是否达到认识深度?是否还存在感觉执行起来比较麻烦,增加了工作量,有时甚至认为以前没有这样做,不也没有出什么问题吗,心中存在抵触情绪的错误认识?如何去消除以上认识差距,我觉得唯有加强执行能力建设,从我做起,并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领导要重视,宣贯要到位。往往一个规章制度的建立,都有其针对性和目的性,对于基层而言并不是很清楚制定者的意图。在规章制度执行前,要在职工中进行广泛地说明和讲解,使每位职工都能够充分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去做、做的过程中要注意那些问题等,多与职工沟通,征求意见,解决问题,这样执行起来就不会出现执行不到位的现象。

二、制度的制定要贴近基层工作实际。制度的执行大多数在基层,而且越到基层工作越细,为了避免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偏差,这就需要在制定制度的条条框框后,从基层出发,根据基层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基层可操作的具体表式和要求。

三、要培养职工强烈的责任感。在明确职责分工的前提下,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如何做好自己本职工作。通过培养强烈的责任感,让职工知道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生产,管理也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只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何愁执行不力?

四、监督检查,持续改进。规章制度建立后,并不是束之高阁,而要在具体工作中执行,执行的情况到底怎么样?有没有执行?这就需要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及时追踪改进情况,直至问题解决,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这样执行力才会得到持续提高。

作为基层领导,只有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各项规章制度在本部门真正的贯彻落实,为长江水文“两个发展,一个建设”再创辉煌添光彩。(作者系水文下游局南京分局局长)


关闭